潍坊:政策“吹风会”,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送来温馨的风
谭佃贵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2025-02-12 16:32:13原创
2月11日,《关于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意见》政策例行吹风会在潍坊召开。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潍坊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市,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老年人口占比持续攀升,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新征程老龄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党委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潍坊市着力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2023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山东省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推进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开展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居住环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要。”
2024年7月,省民政厅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等2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意见》(鲁民〔2024〕34号),提出全面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大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老年人各方面需求,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贯彻落实上级政策,潍坊市民政局立足潍坊市实际,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社会工作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意见》(潍民字〔2024〕48号),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
据潍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葛英煜介绍,《意见》依据“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原则,构建了六大友好体系,涵盖14项具体内容。一是加强社区适老居住空间建设,二是加强社区宜老公共环境建设,三是加强社区护老救援能力建设,四是提高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五是加大社区医康养结合服务供给,六是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七是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八是大力开展社区助老服务,九是积极开展社区老年精神文化活动,十是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十一是加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宣传教育,十二是积极打造尊老敬老社会环境,十三是加强智慧养老服务,十四是推动跨越数字鸿沟。并进一步明确了全市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提出到2025年,潍坊市要分区域分层次打造一批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样板,大力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0年,全市符合老年友好型社区标准的城乡社区达到50%以上;到2035年底,力争全市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大力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不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社会和谐进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作用。《意见》的制定与实施,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效举措,对我市推动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四有”格局具有积极意义。一是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通过六大体系的建设,保障老年人在社区中获得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二是促进社会和谐。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有助于促进代际和谐,增强社会凝聚力,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三是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促进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同合作,提升了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
近年来,潍坊市市民政局在推动老年友好环境建设方面开展了众多工作。持续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现有的1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各镇街区在社区建设中不断提高设施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水平,市级层面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案例遴选方面均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心系老龄事业 护航幸福生活》等2篇案例入选山东省老年友好型社区典型案例。超前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改造数量8492户,超出预定任务的21%。
高质量营造“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宜居生活环境。大力开展社区助老服务,加强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工作,对全市7.79万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居家安全服务等探访关爱服务,探访率实现100%。
深入开展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工作。整合老干部、民政、教育各方资源,完善四级办学网络,在社区开设老年学堂,聚焦地方特色,开设木版年画、风筝制作等特色教学。依托“银龄家庭传媒大学”开设线上线下课程160余个,帮助老年人通过学习来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提升技能,实现自我价值。
营造尊老敬老浓厚氛围。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倡导社区居民积极看待老龄社会,选树孝亲敬老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报道,形成良好氛围。10月份,全市各级广泛开展“敬老月”系列活动。广泛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情暖夕阳·幸福餐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营造孝亲敬老浓厚氛围。组织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百岁以上老年人开展“期颐之贺 情暖鸢都”走访慰问活动。开展“见证百年 更好潍坊”百岁老人全家福主题摄影展并印制成册,着力营造孝亲敬老浓厚氛围。
下一步,潍坊市民政局将继续努力构建“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社会有情、家庭有爱”的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四有”格局,加快建设“空间打造、健康支持、为老服务、社会参与、氛围营造、信息支撑”老年友好型社区“六大”体系,持续推进潍坊市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让全市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大众新闻记者 谭佃贵)
延伸阅读——
潍坊如何开展“银龄行动”工作?
在发布会上,据潍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光书介绍,潍坊将不断提升“银龄行动”规范化建设水平。完善“银龄行动”志愿者招募、注册、志愿服务记录和证明出具等制度,依托中国志愿服务网,对志愿者的基本信息、服务时长、服务效果等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为项目的持续化提供了数据支持。截至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志愿者达到25.3万余人。
坚持党建引领,激活红色动能。深入推进“党建引领 银龄前行”离退休干部助力社区治理行动,积极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党建引领下融入社区、服务社会。对志愿服务队伍中的离退休干部党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主管部门组织的党建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头雁作用”,把牢志愿服务“方向盘”。
充分发掘基层老年协会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基层老年协会为老年人提供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舞台”。充分发动老年人深度参与基层治理,探索老年人互助模式,推动老年人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切实激活基层治理“神经元”。
不断扩大“银龄”特色品牌效应。由市老龄办牵头,充分发挥老年大学、老干部社团等平台载体作用,在乡村振兴、文化教育、关心下一代等领域成绩显著。创建“长者先锋”、“婚姻家庭志愿调解”、“传统文化宣教”、“敬老饺子宴”等品牌。
此外,在发布会上,临朐县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史红霞史红霞介绍了临朐县在增进老年人福祉方面所做的工作。
聚焦要素支持,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临朐县以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为重点,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发力,获评全省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县。政策保障方面,编制《临朐县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0-2035)》等文件,从发展目标、规划引导等层面提供政策支撑。资金投入方面,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经费,将经济困难老年人、80周岁以上高龄津贴纳入县级统筹。人才支撑方面,定期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与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其专业化水平。
聚焦体系构建,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通过科学规划,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全域统筹、城乡覆盖,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医养康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成县-镇(街道)-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成立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实现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并建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四同步”机制。大力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大失能失智老人医养照护供给,促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同时,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进智慧养老院建设,开展“互联网+养老服务”,打造规范智慧养老模式。
聚焦改革创新,深化多元养老服务模式。秉持创新引领、改革驱动理念,积极探索养老新路径。在普惠养老上,高标准打造335处“幸福来临”惠民综合体,以“1+5+N”模式,配套百姓餐厅等设施,惠及13.2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等特殊群体。针对困难失能老人,提供医养机构专业照护,破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难题,获评全省集中托养试点。在智慧养老上,依托县级智慧平台,创新“线上+线下”服务,整合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等服务,实现督查指导在线化、管理服务数据化、服务老人便捷化,全方位提升养老服务效能,让老年人享受更优质的养老生活。
责任编辑:都镇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