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断舍离呢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5 08:00:00
文|白湖
“通过践行断舍离,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从关注物品转换为关注自我——一旦开始思考,并致力于将身边所有‘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东西替换为‘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清爽,心灵得到改善,从外在到内在,彻底焕然一新。”距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经典著作《断舍离》2009年首次出版,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每次大扫除,面对林林总总堆积如山的物品,我总忍不住感叹,这一年,我到底买了多少东西?说好的断舍离呢?
断舍离的概念,来自于瑜伽的修行哲学“断行·舍行·离行”,从中提炼出“断舍离”的思维方式并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整理”,并逐渐建立起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自我探查法”,包括断舍离、俯瞰力、自在力。我的一位朋友言简意赅地说:“哎呀,哪有那么复杂,一句话,不就是扔东西嘛!”
也是,书里的规则与道理说得再头头是道,回归日常,还是要落脚到明代大儒王阳明老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上。“知”是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指人的实际行动,是内在的认知与行动的统一。断舍离的概念最早出现的那几年,当得上是“横空出世”。记得当时我的文友慧心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论“断舍离”与“扫除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之后,我会有意识地断舍离,并努力践行极简主义。
好像也没有过去多久,一回首,十多年的时光流水一样哗啦啦就过去了。事实上,也的确得益于断舍离概念的提出,这十多年,我一步步地远离外物与内心的束缚,明显地感觉到生活上与精神上的轻盈与辽阔,但毫无疑问,整个过程是潮水一样波澜起伏的,有时候会坚定一些,也有相当多的时候会抵制不住外在的诱惑,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物品,又形成一个新的囤积。
说起来,我的母亲、外婆她们那一代人,受时代的影响,总是格外惜物。家里添置的老物件,一件件,新的旧的,都留存在那里,完全没有舍弃的念头。就连我自己,虽然成长过程中还算富足,也绝没有断舍离的概念。单说用旧的通讯工具,从最初的BB寻呼机,到第一部摩托罗拉手机,之后更新换代的各种品牌手机,都还保留着,就连大脑里也还储存着“Hello Moto”的开机广告语,实在不可思议。我还有另一个小癖好,舍不得扔包装袋,一是觉得下次有可能用得着,二是觉得有些礼品包装袋实在精致漂亮,渐渐地越积越多,也是可怕。
我还喜欢买家居用品,以瓷器为例,2025年还没过两个月,我已经买了一整套餐具,其实家里餐具已经非常多了,纯粹是觉得过年了,要买新盘子新碗,超市里的餐具大同小异,买虽买了,并没有多么满意。又买了若干杯子,我是典型的杯子控,总觉得反正花不了多少钱,于是,生日那天买了一个杯子,隔几天看见一款景德镇青花瓷杯又买了一个,有一天出去逛街,又买了两个素雅的天青色瓷杯,还有一天看见小套柿柿如意茶杯又买了回来。想想,人的欲望真是没有穷尽。买买买了一堆东西,日常所用,其实相当有限,大多束之高阁,也就浪费了。
脑子里绷着“断舍离”这根弦,多少会刹一下车。不是必须的,尽量不买或少买,不适合的更不要买。更重要的是,把随意花的钱攒起来,用在真正喜欢、适合、需要的物品上,或者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孩子的教育上,用在提升生活的品质上,用在去向往的地方旅行上。
我手头经常翻看的一本书《好物100》,它恰好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及时扔掉那些将就的、廉价的、劣质的物品,而尽量去发现、拥有、珍惜美好的、适合的、有品质的好物,这已经上升到生活美学了,心灵层面的贫富也由此体现。真正的好物,是值得珍藏,可以终身相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物尽其用,一件好物无可替代,反而减少了浪费,是一种高品质的环保。
作者伊藤正子女士说,当你身处于每一件都是由自己精挑细选而得的物品之中时,内心会安定而满足。所谓“好物”,不是指价格的高低,而是指用值得信赖的材料与工艺,精工细制,穿着佩戴乃至使用都令人放心。是人与物的惺惺相惜。
买的东西少了,但是品质提升了,置身其中,满眼都是喜悦与满足,也就不需要频繁地断舍离,不需要辛苦大扫除,家里每一件物品都是好物,只需要日常花一点时间,把家里打扫得清洁明亮就可以赏心悦目了,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己当然也没有做到,经常有进两三步又退一两步的尴尬,所以,一到别人写年终总结的时候,我总少不了要在内心断舍离一番,渐渐地,也就形成了一种相对理性的消费习惯。得益于这个习惯,我所购看似少了,品质与眼光却一点点提升了,不再乱七八糟买一堆大而无用的东西,家里疏朗空旷了许多,一眼望去会格外心旷神怡。
想起潇洒姐王潇在《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里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年,她陪妈妈去买桃,桃有好有差,好的贵,差的便宜,她妈妈正犹豫,当时的电视新闻里突然报道了一起事故,她和妈妈看了一会儿,又沉默了一会儿,一起说:“买好的!”她后来一直提醒自己,此生有涯,应该多吃点好桃。
断舍离不是目的,我想,我们真正追求的,不过是在有限的生命里,不被裹挟,有能力也有分辨力,吃点好桃,吃点好饭,用点好物,过上有点品质的生活而已。
(本文作者为山东省作协会员)
责任编辑: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