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美团“超时免罚”开启,算法如何“向善”还应继续探索
观澜亭 | 2025-02-16 16:29:05原创
郭由 来源:大众新闻
2月14日,美团发布公告称,本周正式在广西部分城市上线新一轮“超时免罚”试点。如何探索众包骑手“超时免罚”?如何平衡服务提供方与接受方的关系?本轮试点难度与复杂度依然不小。
所谓“超时免罚”,就是将在试点区域全面取消超时扣款,将骑手(覆盖众包骑手)的“超时扣款”改为积分制度,并辅以支持策略,如培训帮扶新骑手、优化出餐调度和申诉通道,持续改善骑手的配送体验。在试点区域,超时不会对骑手的收入产生影响。若核实超时为骑手责任,可能会被扣分。后续骑手可通过准时送达来获得积分。
其实,从2022年3月开始,美团开始试点将骑手订单超时扣款改为扣分,目前在全国80多个城市已有落地。当时,这一制度仅覆盖专送骑手。因为众包骑手里有不少工作时间不固定的兼职骑手,在系统中和专送骑手混合排名,并不公平。
可以说,“超时免罚”是一项在保障骑手权益与用户体验之间寻求平衡的尝试。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外卖骑手已超1000万人。从平台数据看,饿了么活跃骑手超过400万人;美团的骑手以年均近20%增速攀升至745万人。随着马路上飞奔的外卖员越来越多,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一直被社会各界关注。
“美团外卖,送啥都快”。一直以来,送餐迅速,是美团外卖的一大特点,“超时扣款”制度则是保障这一特点的核心。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和外卖从业者的增加,一些客观问题慢慢在“快”的背后浮现。
首先,取送餐路径波动(如高峰期写字楼订单激增、电梯使用紧张、商家出餐出现延时等)无法灵活地在算法中间体现,最终损失往往由骑手一方承担。
其次是新老骑手对于取送餐经验差距大,造成完成订单所用的时间差距也越来越大,逐渐造成行业对于“新骑手”的不友好。
另外,老生常谈的问题,老骑手为节约时间,逆行闯红灯等危险举动成为家常便饭,一是不利于骑手自身安全,二是不利于城市交通管理。
说起来,平台用工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中被称为调度决策类算法,但其实不全是算法问题,核心是劳动者保护,难度在于平台作为全新的经济组织形式和传统企业完全不同,基于大工业生产的劳动法体系,无法一以贯之地适用到新型经济组织形式中,原本的劳动者关系和劳动者保护都需要转型。
去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方面,严防一味压缩配送时间导致配送超时率、交通违章率、事故发生率上升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团计划在2025年底前逐步实现“超时免罚”,但是,此举是否会影响用户体验,如何控制配送时效,也是平台接下来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一点上,美团等平台或许需要强化补偿机制(如超时红包自动发放)和预估时间精准度。另外,去除负向约束后,需建立更精细的考核维度:如服务态度、异常报备及时性等。再有一个人们会普遍担心的问题,就是成本转嫁隐忧,如何避免将运营成本过度转嫁给消费者或商家。
随着AI智能技术的发展,“算法向善”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提及。在配送平台发展初期,“扣款”保证的配送效率,赢得广大用户的认可。时值当下,如何平衡好服务提供方与接受方的关系?如何在“算法向善”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外卖配送“这碗水”还得继续端平。
(大众新闻记者 郭由)
责任编辑:许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