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邹城检察精准监督,这桩民事案件改判了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2-17 17:02:40

“感谢检察机关给了我法庭发声的机会,改判让我卸下了本不该承担的包袱!”近日,邹城市民王某手持再审判决书,向邹城市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的检察官连声道谢。

王某作为被告“担保人”后知后觉被起诉到法院,其向检察院申请监督时该案已进入执行环节。承办检察官经过审查发现法院剥夺了王某辩论权,决定向法院制发再审检察建议。后经开庭辩论申请鉴定,法院认为王某没有在保证合同处签名捺印,驳回原告对王某的原审诉讼请求。一桩原本“山穷水尽”的民事案件,终于迎来了“柳暗花明”。

该案的圆满解决,是邹城市人民检察院构建新时代民事检察监督体系的一个生动注脚。2024年以来,该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导向,通过精准锚定监督坐标,在法典的刚性规则与民心的柔性诉求间构建良性互动,维护民法典实施,让法律文本的正义转化为人民群众可感知的公平。

聚焦监督坐标校准,该院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系统治理的转变。在某小区业主委员会纠纷监督案中,检察官穿透式审查发现物业选聘程序违法,在制发再审检察建议的同时,推动建立“检察+社区+物业”长效联动机制,针对物业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发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3份,将司法个案转化为社会治理“大文章”。

“我们构建的‘数字监督矩阵’已涵盖6大民生领域,让隐藏的共性问题无所遁形。”邹城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中,民事检察团队研发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碰撞比对筛查线索20余条,成功开展类案监督4件,数字检察赋能为精准监督插上科技翅膀。

该院创新打造“移动检察服务站”,结合民法典宣传月、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23场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700余人次,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法治温暖在街巷传递。在城前镇集市设立的“法律门诊”摊位前,村民老张感慨说:“检察官用大白话讲清了宅基地纠纷的解决途径,把法律服务送到了门口。”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该院民事检察部门受理监督案件数同比上升37%,制发各类检察建议采纳率达100%。

“我们将持续深化‘监督精度、民生温度、治理深度’三位一体工作法,让民法典的每一条款都成为守护群众权益的坚实盾牌。”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起担保合同纠纷监督案的改判,不仅改写了一个普通市民的命运轨迹,更彰显了新时代检察机关在民事法律监督领域的担当作为。

(通讯员 李红彩 刘永志)

责任编辑:李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