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观澜丨有奶奶的日子

体娱场 | 2025-02-22 18:55:48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奶奶是我记忆深处最亲最爱的亲人之一,陪伴我走过四十个春秋。她一直保持慈祥善良、宽容厚德、坚韧不拔、勤俭持家的高洁品行,潜移默化中我也学会了许多处世学问、做人操守和人情世故。

我的童年在农村家乡度过。那时恰逢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有了自留地,家家户户干劲十足。爸爸妈妈起早贪黑下地干活,我们兄妹全靠奶奶一手带大。奶奶最心疼我们,记忆最深的美食,莫过于炒两颗鸡蛋,火坑里烧个馍馍,油茶罐里的肉疙瘩。因为有奶奶贴心照顾,童年过得很快乐。

1984年秋季,为了让我们在县城读初中,奶奶毅然离开农村老家,专程来县城为爷爷、大哥和我做饭洗衣,操持家务,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当时,爷爷每月仅有53.8元钱的工资,父亲是民办教师,一学期只有200斤供应粮做酬劳,全靠勤俭持家的奶奶精打细算才能糊口度日。那时奶奶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可口的饭菜,尤其是西红柿鸡蛋臊子面片,面片劲道,臊子冒油,绿菜漂浮,洋芋西红柿一起煎炒稀烂,两颗鸡蛋最后搅碎入锅,汤面分离,麻辣爽口,色香俱全,解馋饱腹。端起碗走在院子里,一边吹一边吃,吸溜吸溜的就见碗底了,碗底的小肉丝和鸡蛋花更是人间美味,一点一点吃进肚里,绝不浪费,最后把碗边上的“油水”也舔得干干净净,常常得到奶奶的夸奖,说我是个会过日子的好孩子。现在想来,依旧齿留余香,回味无穷。

近来,每次离开奶奶居住的老屋时,心情总是很沉重。心中全是奶奶拄着拐杖、靠在门柱上送行的场景,她满头银丝,步履蹒跚,每次重复同一句话:“忙了就先忙,闲了再来吧。”其实我想,奶奶还是很希望我来看她。如今,想到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奶奶,禁不住泪水弥漫双眼。半年多以来,奶奶日趋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让全家人手足无措。

清明节过后,82岁高龄的奶奶由性格开朗、团结邻里的“五好老人”,突然转变为一个大脑产生幻觉、多疑恐惧、思维混乱的精神障碍老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一家人很难接受。刚开始,奶奶说妈妈对她如何不好的话语时,我心里还半信半疑,到后来她说全家人都对她不好,嫌弃她年龄太大,白吃闲饭,卫生习惯不好,还说手脚不干净等,她整天怨言,戾气很重,甚至胡言乱语,荒诞离奇。经过四处寻医问药,多次检查,才知道奶奶确实是生病了,病情还很严重。

爷爷去世后,奶奶心情一直不好,需要我们照顾和陪伴。晚饭过后,如果没有特殊事情,我都会到奶奶那儿去,陪奶奶说说话,做做伴,一起去大路上走走,吹吹风。每逢节假日,我带着妻子和女儿,采购好食材,陪奶奶一起拉家常,共进一顿可口晚餐,享受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这是多么难忘的好时光啊!现在,美好的一切都如过眼烟云。奶奶由于患多年的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严重受损,当时医疗条件太差落下残疾,现在每次走动都要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行走困难,时不时冒出几句她心中所想的“大实话”,此中酸楚和痛心我无以言表。

病床上的奶奶如今眼睛不睁,手脚不动,随着呼吸身躯微微起伏。大夫们没有回天之术,解释说:“这是典型的老年孤独痴呆症,没有特效药,在身边多陪陪,该吃吃该喝喝,过一天算一天吧,孝心尽到,也就无遗憾了。”我听了悲恸欲绝,常为奶奶祈祷。阿尔茨海默病是老人的常见病,给很多家庭带来了痛苦。病情虽让奶奶有时候神志不清,但一代代传递的亲情和亲人之间的爱,却永远没有改变。

有奶奶的日子,就是有温暖有爱的日子。我深深知道,奶奶从没忘记爱我们,我们也永远爱着奶奶。

(窦和平)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