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结束俄乌冲突,需要一颗“光明”的心
观澜亭 | 2025-02-24 13:05:10原创
周学泽 来源:大众新闻
“此心光明,亦复何求?”,明代大儒王阳明临去世前,以此言总结自己的一生。
伴随着2月24日俄乌冲突进入三周年,俄乌冲突局势正在演化。谁的心是光明无私的,谁的心是一心为己的,似乎也到了一个小结的时候。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已经被认为进入一个备受折磨的时刻——拜登撒下的渔网,特朗普准备收网了。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抛开乌克兰和欧洲,与俄罗斯单方面会谈,按照这次会谈美方提出的方案,乌克兰基本上不可能收回冲突开始前的乌东领土;与此同时,特朗普对此前美国援助乌克兰的3500亿美元耿耿于怀,但泽连斯基说美国援助没有这么多,尽管账面上可能有数百个援助项目,但“实际收到的金额只有760亿美元”,特朗普说没钱可以拿矿产顶,“稀土、石油……我们全都要。”
资料图
面对强大的压力,泽连斯基先是拒绝和美国签订矿产协议,然后又说正在考虑签订矿产协议。2月19日,特朗普喊话泽连斯基,“尽快行动,否则他的国家将不复存在”。特朗普还称泽连斯基是“一位说服美国花费3500亿美元去打一场基本上赢不了的战争的、小有成就的喜剧演员”,从这句话里,人们看到了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蔑视。
泽连斯基对特朗普不满,但美方警告说:你不能说特朗普的坏话。环球时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3日表示,如果能换取乌克兰加入北约或实现和平,如果乌民众真的需要他离开,他愿意立即辞职。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如果在当前美俄会谈框架下结束,那谁是输家,已经一目了然——当然,必须承认,前景依然存在诸多变数。
俄罗斯有损失有收获。俄罗斯军队已经控制了乌克兰约18%的土地,其中包括两年多来俄罗斯军事行动期间控制的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个地区的大部分,以及此前控制的克里米亚半岛。
欧洲是输家。俄乌冲突就在欧洲的家门口,冲突影响到欧洲的和平发展环境,欧洲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供应链深受影响,特别是俄罗斯将天然气供应当作武器,部分中断了对欧洲的能源出口,使欧洲转而使用从美国舶来的高价能源,欧洲各国领导人对此怨气冲天。法国总统马克龙说:“我们要告诉我们的美国朋友,你们(向我们)提供了能源,但我们却要支付四倍的价格”。
美国是受益者。美国远离战场,美国的军工企业借俄乌冲突复活,削弱了欧洲,现在正通过谈判,想在乌克兰进一步攫取各种资源能源。
冲突至此,乌克兰成了一块案板上的肉,还将面临美国在矿产资源等方面进一步的压榨。
当然,最痛苦的是涉及冲突的军民。环球时报报道,针对特朗普宣称乌军在俄乌冲突中损失40万军人的说法,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2月8日在社交媒体上回应曝光了乌军自俄乌冲突以来的死亡人数,共计4.3万;同一天,克里姆林宫也驳斥了特朗普有关俄军伤亡的数字。但俄乌冲突造成的军人和百姓死亡,依然是巨大的伤痛。
这是2025年1月18日拍摄的乌克兰首都基辅市舍甫琴科夫斯基区一栋遭“伊斯坎德尔”导弹袭击的办公大楼。新华社记者李东旭摄
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无可辩驳地说明:和平是发展的基础,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
俄乌冲突当事方,需要思考的地方有很多,那些不断给双方拱火的国家当然需要受到道义上的谴责。
一个国家,不论大小,吃饭总得靠自己的牙齿。
参考消息报道,2月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英国记者皮尔斯·摩根采访时表示,既然西方目前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那就应该向乌方提供核武器并派遣军队。他向西方喊话:把核武器还给我们,把导弹系统还给我们,请出资帮助我们建立一支100万人的军队,并派出你们的军队。昔日自有力量不能自持,沦落到向欧美乞讨武器的地步。这也提醒人们,吃饭总得靠自己的牙齿,一个国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善于把握自己的国运。
乌克兰位置比较特殊,夹在欧洲和俄罗斯之间,直接面临美欧和俄罗斯两大力量交锋,而且乌克兰资源能源丰富,农业发达,有“欧洲粮仓”的美誉,这也对两大势力有吸引力。乌克兰内部也长期分为两个政治势力,独立以后的乌克兰,无论是内政、经济、文化,还是军事、外交,很多问题都是围绕着到底是亲俄,或者是亲欧而展开的。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乌克兰这种复杂的内部政治势力对立特征,既需要政治家富有家国情怀,也需要高超的政治艺术来把握平衡。
美俄会谈正在使持续三年的俄乌冲突局势发生急剧变化,但能否掀开“光明”的一页,仍要打很多问号。现在距离俄乌冲突真正结束,还有一段路要走,其中也存在各种变局,只能说,持续了三年的冲突,缘由很复杂,想一下结束也不是那么容易。而促进冲突结束,需要一颗“光明”的心,而不是“利欲熏心”。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
责任编辑:叶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