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大港街道:聚力综治工作,践平安化风险
地方法治 | 2025-02-27 15:46:39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民生无小事,事事总关情。家庭、邻里等矛盾纠纷,看似鸡毛蒜皮,却影响着社会治理的“安全指数”和家家户户的“幸福指数”。青岛市市北区大港街道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履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职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实际行动解民忧、纾民困、促和谐。
以“一站式”平台为抓手,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大港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为核心,实施“纠纷排查、多元解纷、普法宣传、及时回访”四项措施,切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源头防范和调处化解。这一平台不仅提高了矛盾纠纷的处理效率,还为社会治安风险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自2024年以来,街道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84起,回访285件,依规受理率和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高效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矛盾纠纷在萌芽状态得到及时解决,从而降低了潜在的治安风险。
以网格化管理成体系,主动服务社区
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街道充分发挥网格员的“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聚焦重点人群、场所和区域,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活动。通过与居民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社情民意,转变为“主动排查、主动解决”的工作模式,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处理。这种主动服务的方式不仅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也有效提升了社会治安的稳定性。
以多方共治聚合力,创新调解机制
在“预防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理念指导下,街道整合社区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及志愿者的力量,构建了多方共治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结合人民法庭、司法、公证、仲裁、信访办等部门的资源,积极吸纳行业领域的专业调解力量,探索“六调”工作法,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多方共治的机制为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服务目标。
以普法宣传为载体,提升居民法治意识
街道通过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开展法律讲座、发放宣传手册,提供“面对面、零距离”的法律服务,引导居民学会运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同时,利用线上平台向居民转发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提升法治意识,努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居民的法律意识,也为社会治安的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累计开展大小普法宣传活动18次,发放宣传材料1200余份,形成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跟踪回访问成效,巩固调解成果
街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调处跟踪回访机制,对每一起调解案件进行分级分类登记,定期回访,详细掌握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防止拖延搁置,确保“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全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一机制的实施不仅巩固了调解成果,还有效防止了矛盾的反弹,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安的整体水平。
下一步,青岛市市北区大港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
(青岛社会治理)
责任编辑:宋时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