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开馆: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韵乡愁

e游青岛 | 2025-02-28 18:03:33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近日,青岛市首个民俗特色档案展馆——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正式开馆,成为崂山民俗文化的新地标。这里展出的千余件老物件,件件都饱含着崂山记忆,等待着大家前来回味那段独特的“崂山记忆”。


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位于崂山区市民文化中心B座二楼,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集崂山民俗文化征集保存、展览展示、研究教育、互动体验于一体。展馆分为传统民居场景复原区,以及石匠、木匠、瓦匠、渔业、白铁匠、铁匠、陶匠、锔匠、修鞋匠、货郎、女红、纸花缸、修车铺、运输、民间游艺、童趣、中医等板块展示区。目前,馆内共收集了农用工具类、日常生活类、文化教育类等12类3500余件老物件,其中2000余件用于展陈。

作为全市第一家民俗档案展示馆,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通过老物件的视角,结合场景还原,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崂山民俗文化和崂山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故事,一段过往,每个人都能在这里发现触动人心的“崂”故事。

一进馆,各种展品琳琅满目,散发出浓郁的本土特色,令人眼前一亮。在展示现场,人们可以走进颇具崂山特色的“农家小院”,回味独特的崂山风情。崂山人家的民居正屋陈列着锅台、风箱、食盒、土陶饭罩等物件,以及新婚夫妻居住的喜庆媳妇炕。墙上的石料是从一座旧房子上拆下来的“崂山红”花岗岩;照壁又称“影壁”,是从汉河社区一座老房子拆下来后移建于此,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福字,四周镶有边框,整座照壁全部用崂山花岗岩精雕细琢,寓意“进门见福”;木棂窗是从拆迁老屋上拆下的,是旧时崂山传统民居的标配,木棂上独特的波浪造型,是村民干农活回来后把镰刀挂到厢房窗棂上造就的岁月痕迹;马灯是一种能防风雨的煤油灯,过去行夜路挂在马或马车上,在崂山沿海一带,人们晚上出海时会把它挂在桅杆上照明,也称它为桅灯……这些细节无不展现出崂山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展品陈列间,青山村的百年陶碗、沟崖社区的木车轮、中韩街道孙家下庄社区的舞龙、刘家下庄社区捐赠的纸花缸以及山东头居民辛克芳制作的1:5比例的元宝船……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一件件怀旧的展品,让人们在参观的同时能够回忆过去、了解过去。

这些蕴藏着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老物件,承载着一段段温情的时光回忆。它们在此被完整地收藏、保护,并继续传世发光,让我们能够触摸那些被岁月遗忘的记忆,近距离感受时光流转。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不仅是一个展馆,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文化的传承。约好时间,来崂山民俗档案展示馆,一起回味“崂山记忆”吧!

责任编辑: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