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山东能源蒋庄煤矿:实施“幸福·家文化”,凝聚发展合力

国资动态 | 2025-03-06 09:33:47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国资

近年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深入实施“幸福·家”文化建设,秉承“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理念,坚持以职工为中心,倡树“把企业当家庭、把员工当家人、把岗位当家产、把奉献当责任”的理念,凝聚起爱家、建家、兴家的正能量。

家的给予温暖如春

“您好,这里是党建360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我们单位的厕所堵了,麻烦您能不能给疏通一下?”

“好的,您具体说一下,我记录一下,马上去给您解决。”

......

这是该矿党建三基服务中心值周人员和职工的一段对话。在蒋庄煤矿党建三基服务中心,有一本小小的日记本——民情日记,日记虽小,作用却不小,它记录了职工的意见建议、诉求和呼声,通过一本小小的日记,职工群众的问题一一解决,拉近了干群的关系,也赢得了职工的真心。

据了解,该矿聚焦职工急难愁盼,不断拓宽民情日记诉求渠道,开通了民情日记线上、线下“双渠道”。线上建立了“蒋心连心·民情速递”平台,线下定期开展“工会主席接待日”,对于职工合理诉求真正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办结。

“2024年以来,我们开通‘民情日记’线上线下双渠道,矿、部门、区队三个层级共解答落实民情1200余条,矿层面解答落实32条,组织开展24次‘两堂一舍’专项巡视,累计发现处理问题202条,更好地服务了职工。”该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孙海涛说。

不仅如此,该矿积极推动“我为职工办实事”常态化,通过职工生活委员会民主监督、职工代表巡视等渠道,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解决职工所想所盼。为职工建起健康驿站、职工宿舍和办公楼安装空调、工广道路重新铺设、新增停车位170余个、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一件件民生实事,绘成一幅幅职工工作生活的幸福实景。

家的传承薪火相传

在蒋庄煤矿,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作为地地道道的矿三代,曾现龙的父亲在煤矿退休,他传承了父亲身上那种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机缘巧合的是曾现龙现在又和儿子曾浩在同一单位上班,他的这种精神又在儿子那里得到了传承。

作为综掘工区的一名工长,曾现龙话很少,但他却以身作则做给儿子看,给儿子树立了榜样,儿子曾浩也是立志要超过父亲,如今已经是单位的生产骨干。

“爸爸说得少,但做得多,爸爸就是我工作上的榜样。作为一名年轻人,以前工作中我时常打退堂鼓,是爸爸用他的一言一行时刻在教导着我。我将时刻以爸爸为榜样,扎根矿山、爱岗敬业,为蒋庄煤矿这个大家庭作出年轻人的贡献。”曾浩说。

言传不如身教。曾现龙和曾浩父子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家的传承,将煤矿工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精神深深地刻进了骨子里。

在该矿“幸福·家”文化建设中,不仅有父与子的传承,还有师与徒的传承。机运工区副区长韩套轮作为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的掌门人,他的角色不仅是师傅,还是徒弟们的一“家”之长,“工匠技艺”是他们的“家风”,学好技术是他们的“家训”,通过高超的技艺,这几年他带过的徒弟有9人被评为国家一级技师,16人被评为国家二级技师,6人获评各级劳动模范。

“学好技艺不仅是传承,更多的是担当,我将踏着师傅的脚印,扎扎实实地学好技术,为矿井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徒弟巩帅说。

家的奋斗成就未来

“现在,蒋庄煤矿已经是我的第二个‘家’,这里不仅有我自己幸福的小家,还是我奋斗的地方,我将用我的所学,把蒋庄这个大‘家’建设得更加美好。”大学生龚毅说。

龚毅是2022年入职的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奋斗和打拼,他不仅拥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且收获了一份甜蜜。去年他刚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如今已是掘进工区主管技术员。1月份,在13上11-2运输巷面实现单头月进436米,他和同事们圆满完成了创标任务。

和龚毅一样,在“幸福·家”文化氛围的滋养下,选煤厂优秀大学生代表、“中兴工匠”称号的获得者代文飞带领创新工作室人员,走出了一条以团队智能创新激发个人技能提升的创新之路。他们以矿为家、爱矿如家、一心为家,积极参与技术改造,先后实施了磁尾泵自动控制、浮选定量自动加药系统、精煤压滤机降水、矸石破碎系统改造等数十项创新创效项目,用创新助推发展,用汗水和激情绘就了闪光的青春。

如今,在蒋庄煤矿,一幕幕以矿为家、一心为家、同心建家的奋斗故事正在上演...... 

(通讯员 李平) 

责任编辑:姜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