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AI赋能、智能体加持!文化数字化实践持续探索拓展新边界

AI视界 | 2025-03-07 17:03:54

来源:观察者网

从AI赋能非遗保护到智能体激活城市文旅,从人机协同艺术创作到历史场景的数字化重生,文化数字化实践持续拓展新边界。当技术革新与文化传承深度交融,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便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的建设,通过三维人体姿态识别与AI技术,解决了传统太极拳传承中的痛点,推动其从传统文化向健康服务与文旅融合的多元场景延伸;杭州文旅智能体“杭小忆”借助DeepSeek大模型,提供从行程规划到文化解码的一站式服务,为游客带来智慧出行新体验;黄河AI艺术实验室的成立,以“人机共生”为核心理念,探索AI与非遗技艺的融合,让现代科技与传统艺术相互赋能;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季引入AI特效与3D建模技术,还原西藏艺术细节,并通过线下VR影展打造虚实联动的文化叙事;新疆“精绝七日”大展则通过XR、AIGC及沉浸式空间设计,带领观众以考古者视角探秘尼雅遗址,实现“穿越式”文化体验。

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 空间建设正式启动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拳的数字化保护与创新传承,2月27日,由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太极拳专业委员会、腾讯 SSV 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研究院等联合主办的“探元计划 2024”太极拳数字文化体验空间建设——基于三维人体姿态智能评估技术的太极拳测、练、娱解决方案项目启动会召开。

太极拳数字体验空间将依托三维人体姿态识别、AI处方生成等核心技术,构建“识别-评估-处方”全流程解决方案,推动太极拳从文化传承向健康服务、文旅融合等场景延伸。针对太极拳“姿态识别难、动作评估难、处方生成难”三大痛点,团队研发新的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模型、太极拳连续动作评估技术、个性化太极处方,并计划在河南非遗美学馆、温县陈家沟太极拳博物馆等地落地线下数字体验空间,同步上线探元平台“太极拳专区”,沉淀太极拳线上推广工具。

全国首个 城市级文旅智能体 “杭小忆”全面接入DeepSeek

3月1日,全国首个城市级文旅智能体杭小忆全面接入DeepSeek-R1。外地游客来杭州,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APP搜索“杭小忆”,或者在全城A级旅游景区、旅游咨询点等4万余个服务点位使用手机碰触蓝色的“杭小忆智能贴”,都可唤起“杭小忆”,让AI帮助出行指路、预订酒店、导览景区、领取优惠,体验AI数字旅游新生活。

同步上线的还有“杭小忆”全新功能——“杭州宇宙”。通过与蚂蚁集团“支付宝百宝箱”智能体云平台合作,杭州成为全国首个将DeepSeek大模型应用于城市文化符号挖掘的文旅场景的先行者。游客只需在支付宝内唤醒“杭小忆”,点击“杭州宇宙”,即可随机获取独具杭州韵味的文化密码,将散落在史册典籍、街巷烟火中的文化碎片,转化为可互动的数字盲盒。

黄河AI艺术实验室 在郑州揭牌

2月27日,“AI绘画的共生探索”作品展在郑州博物馆开幕,黄河AI艺术实验室同期揭牌。“AI绘画的共生探索”作品展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由42件AI创作生成的画作组成。作品展以“人机共生”为核心理念,探索AI艺术的边界与可能。

展览中,“AI+非遗”的实践尝试成为一大亮点。以作品《幻桥灵影》为例,它先由AI完成基础创作,生成概念原画,然后由釉上粉彩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易梦寻将其转化为适合釉上彩非遗技艺表现的视觉语言,再以传统技法精心手绘,赋予数字化图像真实质感,让作品兼具人文温度与现代特质。

纪录片《布达拉宫》: 数字新科技为纪录片赋能

近日,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季在咪咕视频开播。此前的第一季沿用传统纪录片制作模式,第二季开始则更加与时俱进,增加了AI特效和2D、3D转换,特效渲染包括数字建模等高科技方式的全面介入。

为了直观展现西藏独特的文化艺术气息,摄制人员通过三维模型与影视化的结合进行AI训练,让《布达拉宫》第二季在色彩、构图等方面达到一个全新的美学高度。同时,第二季对历史题材进行了更深入的解析和呈现,并携手咪咕在行业内首创线上纪录片与线下VR大空间沉浸影像展相结合的模式,带来全新视听体验。

“精绝七日” 新疆尼雅遗址数字大展 正式开幕

近日,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和ALIGHT光禹莱特联合出品的全国首个大规模新疆文化主题沉浸式展览“精绝七日:新疆尼雅遗址数字大展”开幕。新疆博物馆国宝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复制件)及百余件珍贵文物级展品将在上海首次展出。

本次展览融合数字科技、文物交互、电影美学、AIGC、穿越式XR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以考古发现的第一视角探访尼雅遗址,开启一段精绝古城考古之旅“七日游”,身临其境地领略大美新疆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展馆外立面经数字化升级为折叠媒体屏,独特的建筑肌理让光影在立体的变化中产生全新叙事节奏。展馆室内打破原有结构限制,运用独特的错层系统设计,加入从上至下贯穿的楼梯作为全新观游路径,使整体空间更为宽敞和透亮。观众可自由穿梭环绕在各层间,全身心沉浸于时空穿越的文化艺术之旅中。

责任编辑:赵夏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