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创新打造“我们的小区”党建品牌 探索小区治理新模式
齐鲁红星 | 2025-03-13 10:19:18原创
李扬 来源:大众新闻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黄岛街道位于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东北部,辖区总面积41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城市社区16个、小区46个,其中老旧小区41个,占比近90%,存在开放小区多、分散楼栋多、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去年以来,街道以小区党建为抓手,创新打造“我们的小区”小区治理党建品牌,在织密“我们的组织”、凝聚“我们的邻里”、打造“我们的家园”方面持续用力,各小区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2024年全街群众诉求受理量同比下降47.82%。《激活红色引擎打造老旧小区治理“黄岛样板”》入选齐鲁红星大众党建案例库。
织密组织网络,构建“我们的组织”治理新体系
一是建强小区党支部,组织覆盖“强信心”。按照“应建尽建、就近便利”的原则,充分考虑人员结构、历史沿革等差异,针对村改小区、回迁小区、商住小区、开放小区、分散楼栋等不同类型,一区一策,组建34个小区党支部,推选579名党员中心户,不断健全四级组织链条。密切耦合网格、商圈等治理元素,增设38个业委会党支部及幸福小镇小区食堂党支部、卧鹏小区市场商户联合党支部等3个服务型支部,构建起社区成“体”、街巷覆“面”、小区连“线”、党员布“点”的全覆盖组织体系,为提升治理效能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阵地拓展全覆盖,迭代增能“聚民心”。坚持“因地制宜、节约实用”的原则,通过党群服务站升级一批、核酸小屋改造一批、户外场地利用一批,打造34处小区党支部党群服务站,让群众有地议事、有地办事,不断延伸服务群众触角,服务站内增设业务办理、技能培训、法律援助等7项多元化服务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化的需求,让服务站“小而全”。盈泰嘉园小区充分考虑居民在周末及节假日的服务需求,积极探索服务站延时服务,设置周六、周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的服务时段,工作人员轮班值班调休,做到周末服务不打烊,以实际行动凝聚民心。
三是“一领五到”强引领,精准服务“暖人心”。结合周六“社区服务日”,全面推行“一领五到”工作机制,即13名街道党政成员及区管干部担任小区“红领书记”,24名中层干部“定岗”到小区,33名社区“两委”成员包联到小区,28名年轻干部下沉到小区,502名在职党员报到到小区,15家共建单位倾力帮扶到小区,形成党员队伍深度下沉的基层服务脉络。在黑山小区开设“多彩学园”特色课堂中,在职党员可充分发挥个人特长参与授课,居民用志愿者“积分”换培训课程“学分”,享受服务的同时加强居民沟通,有效畅通社区反映问题渠道,目前该项活动惠及辖区居民300余人,居民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凝聚多方资源,激发“我们的邻里”治理新活力
一是多元力量共参与,吹响服务“冲锋号”。由小区党支部牵头,通过支部推荐、能人自荐、居民互荐等方式,发掘一批拥有一技之长的“小区能人”,由街道牵头整理汇总,发布了首批包含43名小区能人的“能人榜”,并将部分律师、教师、水工、电工等能人的信息向居民公布。同时,积极对接各方资源,不断加强与共建单位、物业企业、社会组织联动,围绕居民需求常态化组织1662人次开展青桐学堂、星空夜市、公益服务大集等惠民文化邻里活动160余次,实现家电维修、婚纱摄影补拍等居民微心愿113项,有效提升居民幸福感。
二是空间资源新探索,按下服务“快进键”。开展小区公共资源规范管理提升行动,摸排社区服务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47处,物业共用部位、公用设施设备253处,持续探索“以闲置场地换公共收益”,高岛、柳沟、前湾等社区引入第三方出资建设充电车棚15处,解决510余辆电动车充电问题,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公共收益少但配套设施改造资金需求高的矛盾;针对辖区范围内闲置未利用的社区服务用房、物业服务用房,积极尝试市场化探索托育、养老、家政等合作模式,幸福小镇小区联合第三方机构打造篮球运动公园、开设公益课堂、开办夜校,将所得收益列入公共收益账户,全力保障小区各项公共资源为民所用。
三是活动经费齐助力,搭起服务“连心桥”。探索构建由街道财政、社会资本、小区公共收益等多渠道筹措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对小区党支部各项活动的支持力度,近年来,街道利用专项经费组织开展百米画卷、星光夜市、门球比赛等活动20余类,实现“各个小区有特色、各类群体全覆盖”。幸福小镇小区食堂在坚持“党建+市场+公益”运营基础上,利用专项经费围绕“一老一小”嵌入式服务创新打造社区儿童成长中心,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儿童托管等服务,以精细化服务提升小区治理质效。
集成“三治”优势,打造“我们的家园”治理新风貌
一是激发小区“自治”能量,打造小区治理“智囊团”。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开展菜单式议事,定期召开业主见面会、业主开放日,完善“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领单、群众评单”的问题闭环处置流程,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原因分析、情况调查、对策寻找等各环节中,让居民从“只提问题的旁观者”向“建设性意见的提出者”“矛盾纠纷的解决者”转变。本年度召开“社区服务日”“小站夜话”等协商议事会70余次,累计收到居民意见建议176条,完成修复危墙、广场舞扰民等事项60余件,实现矛盾化解在小区,问题解决在基层。
二是发挥“德治”先导作用,谱好小区治理“协奏曲”。加强社区与司法所、派出所和基层法庭等专业力量的调解协作,街道从111名退休干部中遴选7名老干部组成金牌调解员队伍,成立“平安红•银龄向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指导16个城市社区组建43支银辉调解志愿服务队,成功调解矛盾65起。深入挖掘街道红色资源,创新打造魏世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常态化组织特色主题党日、研学等活动44场次,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基层治理,作为推动街道善治的重要力量。广泛开展“邻居节”“嘉园先锋”评比等各类活动10余场,涌现出孟樊龙、刘胜男等一批先进典型,营造出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小区“法治”保障,扎紧小区治理“防护网”。依托黄岛区人民法院等共建单位的专业优势,联合设立社区法官工作站,开设法律咨询、政策宣讲等功能室,组织开展法律咨询等活动30余场。深度推进“网格+警格”,推动民警联系社区、包联网格,16名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党组织副书记,6个社区警务室划分为24个警格,与原有的社区网格进行力量融合、职能融入,让网格与警格中的人、地、事、物融为一体,430余名警民力量,组建45支“讯风巡逻队”“巡夜人”等各类巡防队伍,助推小区治理法制化、正规化。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张慧
责任编辑:李扬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