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观澜丨意气风发成随笔

体娱场 | 2025-03-15 16:09:09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

突然见到一股清流,读到王帅先生新作《春风最随美人意——王帅读画》时,一篇篇简约的日记文本,一帧帧精心选择的画,随意拿捏把玩文字,捏一串糖葫芦一样,甜中带涩,一时不能释卷。感觉铁锈焖罐子里待久了,突然嗅到春天气息,甘甜清冽飒然至。文字的真,家人的情,友人的纯,让我们在短文里觉察着作者的狡黠,是超脱于世俗之障的,或艰涩滞胀。好比白居易《问刘十九》,一场雪后,直接问他不太熟悉的朋友刘十九“能饮一杯无”?脱俗了。

面对可爱的女儿,面对她满墙涂鸦,你舍不得挂掉她的大作。同理,面对一幅自己收藏的画,根据自己的理解点评,本身就是对画意的再造。中国文人画自诞生之日就超凡脱俗,断不是宫廷画或西式透视。它逼真于花鸟鱼虫,山水树石,活脱脱画者的心绪。面对如此场景,哪怕一枝梅、一幅字、一块石头的嶙峋,也可以让作者产生天然的亲近,用独一无二的判断,记录下瞬间逻辑。“一个人的画引起这么多的思考,我觉得就超过一张画的笔墨了。”王帅说。

跟《诗经》花鸟鱼虫草木可入诗有一拼,文人画,则瘦山、急水、缓流、枯叶、兰草、雪野、白菜、小虾皆可入画。一纸淡墨几根竹,文人气象尽显。诗书画印,因心而造。或巨制覆盖,或大胆留白,提顿挫转,真草隶篆,梅兰竹菊,线条色彩形状藏诸沟壑,于随心所欲间展现一时激越,自我表达里寻找心灵净化,其实追求的是精神,板桥竹,白石虾,悲鸿马,这便是文人画的筋骨所在。但是,如果你猜测王帅要从学理上对文人画进行分析解剖,那就陷入了他的圈套。不是的,他只是随心把与收藏的书画作品结缘的过程记一下,再跟家人情感——当然主要是女儿——勾连起来,意气风发成随笔,简约,白描,通透。随便翻阅一篇,类似唐人小说笔法、快意恩仇的文字便哗哗流到纸面。《春风最随美人意》是断想,是日记,是情书,是短信、微信、博客,或电话里不着调的叨叨……是一个喜欢收藏的家伙在把玩自己的珍品,偶尔给大家露一角。读者自己欣赏,是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子。意趣不同,理解不同,每个读者都有着王帅一样的逻辑。

《春风最随美人意——王帅读画》

王帅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晋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字子猷)心血来潮“忽忆戴安道”,于是雪夜访戴,“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差不多走了一夜水路,然而“造门不前而返”,到了人家门口,不去了。问原因,他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庭院无语,湖水清澈。往自己的内心走。这种诗化的文字,一本连装帧都严格到纯美的书,王帅窥画自况,勾勒出几十个对象的灵魂,不求深达,只为惬意到悦己悦人,像极了王徽之的不疾不徐。

感谢王帅先生给我开了天眼,让我知道书评还能写成七零八碎的写意散文。临了,再翻开扉页,细疏扭捏的钢笔字,他竖着写了一句,“修来一生明朗”,嵌入咱一家三口的大名,令我心花怒放!

出版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也很牛呢,显然,编辑也是目光灼灼——我为什么要选择读书、推荐好书给朋友们读?朱自清说,“无论怎么说,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晚来天欲雪”后的刘十九出名了,白居易忘不了他,后世人也纳闷,这个刘十九的魅力究竟多大?其实,白居易一时兴起,跟王徽之差不多。那一年,十年前吧,我第一次跟王帅拼酒,在杭州,也是一个晚上,晚来天无雪,记得我们每人干了两大杯,三两的。人多,瘦瘦的他断然忘了——性情中人,越来越少了。我不如刘十九。

(吴修明)

责任编辑:孟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