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3·15” | 知法维权,避开陷阱!山东法制报携手济南天桥法院推出系列普法视频
山东法制报 | 2025-03-16 15:58:51原创
陈俊如 路雨虹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医美变“毁容”,你是否担心过医美机构的“美丽陷阱”?
AI时代,在铺天盖地的数据洪流里,你真的知道怎样守护个人信息吗?
二手车看似光鲜亮丽,可背后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车况秘密?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本报携手济南市天桥区人民法院,推出“3・15”系列普法视频。视频聚焦当下社会热点,以生动剧情还原消费陷阱,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消费骗局。视频中法官从专业视角对剧情案例进行深度法律解读,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晰权益界限。更贴心的是,视频末尾附上了实用的消费者维权操作指南,无论是查询医美机构资质的官方渠道,还是投诉举报的具体流程与方式,都一一详尽呈现,为广大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的行动指引,助力大家在消费浪潮中筑牢权益防线。
01期:你的AI伴侣正在监控你?女生沉迷 AI 男友,却不知甜蜜背后藏着危险!充值弹窗、权限索取,她的隐私已悄然暴露。诈骗电话响起,对方竟知晓她的隐秘病史和个人用药……
02期:看3D电影,警惕眼镜“刺客”!女生兴致勃勃前往影院准备观看《哪吒》,取票时却被要求额外支付购买或租赁3D眼镜的费用,柜台虽贴有告示,但购票平台对此只字未提。在影厅入口,女生质疑这一收费,工作人员却态度恶劣,强硬表示不买就退票,如此强制交易,显然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03期:商场购物,慎签“私单”!一女士满心欢喜去商场定制柜子,销售员称签“私单”可省15%服务费。她未多想便签字转账,可安装时却发现货不对板,更糟的是商家已撤柜,商场以签的是“私单”为由拒绝赔偿。法官对此进行法律解读,并提醒消费者:购物别开“私单”!
04期:买二手车警惕“泡水车”!在二手车交易市场,陈女士被一辆外观崭新的车吸引。销售人员信誓旦旦保证 “绝对不是‘泡水车’,当日订车送三年质保”。可当陈女士将车辆送去第三方检测机构,却被告知 “电机线束全锈蚀,是重度泡水车”。对此,商家拒不认账,陈女士陷入困境。法官进行法律解读,商家刻意隐瞒真实车况属欺诈行为,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
05期:想变美却毁容!医美如何避坑?一女生本想通过某医美机构的 “某逆龄” 项目变美,没想到该机构虚假宣传,女生被各种假证书忽悠。术后女生眼部红肿“毁容”,查验后才发现该机构医生没资质。法官对此进行法律解读,医美机构此举已构成消费欺诈并造成人身损害,消费者依法可获赔偿。想知道如何验证医美机构各种资质、如何维权?本期一定看到最后!
(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记者 陈俊如 路雨虹)
责任编辑: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