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紧“钱袋子”!万人老社区掀起全民反诈潮
速览淄博 | 2025-03-17 10:46:27原创
张培 来源:鲁中晨报
在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金融安全已成为决定生活幸福指数的核心要素。近期,淄博高新区四宝山街道的万杰路社区,一场全民反诈热潮正热烈开启。作为一个居住着近万人的老社区,万杰路社区正以十足的干劲,全力迎战电信网络诈骗,力求为居民牢牢守护住 “钱袋子” 。
诈骗套路:“馅饼”背后是陷阱
3月14日,万杰路社区以各网格为单位,打响“反诈战役”。根据辖区派出所提供的真实案例,万杰路社区工作人员编辑并复印了生动可读的反诈宣传材料。
淄博高新区居民齐先生是位退休的独居老人,日子过得普普通通。近来,他的手机短信提醒有个快递在小区快递柜。他满心疑惑,自己从不网购,竟然有快递待收。带着好奇取出包裹,打开发现,是一份来自“国家某部委”的红头文件。文件上介绍,他获得了300万“扶贫专项基金”的领取资格,还盖着“国家某部委”的公章。齐先生心动了,认为晚年生活能改善了。立即联系对方,被告知要先交3万元手续费。紧接着,对方发来300万转账截图,称24小时到账。齐先生未多想,赶忙转了钱。结果第二天去银行,根本没收到钱,再找对方,已被拉黑,积攒的3万元养老钱就这么被骗了。
无独有偶,淄博高新区居民陈先生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做销售的他疲惫不堪。偶然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导师”荐股盈利的截图,瞬间心动。添加好友后,对方发来投资平台APP链接。陈先生抱着试试的心态,先充值1000元。按照“导师”指示,轻松赚了300元。尝到甜头,他的贪欲被点燃,陆续投入12万多元。等他想提现扩大投资时,平台却显示“操作失误”。“导师”告诉他,是银行卡信息有问题,需再充值12万“验资”。到这时候,陈先生才恍然大悟,自己掉进了诈骗陷阱。
发生在身边的生动案例,让居民们提高了警惕。
反诈行动:多管齐下筑防线
面对层出不穷的诈骗案例,万杰路社区联合淄博高新区公安分局科技园派出所、张店农村商业银行高新区支行、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淄博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等单位,迅速组建反诈联盟,全面开启反诈行动。
特别是万杰路社区居委会与淄博高新区公安分局科技园派出所、淄博高新区财政金融局别出心裁,创作了11首反诈“打油诗”,将复杂的诈骗手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呈现,如“网络刷单别轻信,轻松赚钱是陷阱”,与反诈宣传手册一起发放给居民和沿街商铺。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在微信公众号、网格群定期推送反诈知识科普文章与视频。
在万杰路社区的努力组织下,辖区全民反诈氛围日益浓厚,居民反诈意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反诈宣传,携手共筑反诈坚固防线,守护自己与他人的财产安全。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张培 通讯员金沙沙 王睿筱)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