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巧手绣平安 十载暖矿山——鲍店煤矿“矿嫂巧手缝纫队”十年守护安全侧记

产业新风 | 2025-03-19 17:13:38原创

来源:大众新闻

在山东能源鲍店煤矿暖心志愿服务文化中心,几台缝纫机的“哒哒”声与窗外的鸟鸣交织成独特的春日乐章。一群身着红衫的巾帼志愿者正埋头忙碌——裁剪、缝纫、绣花,动作娴熟如行云流水。这支由巾帼志愿者组成的“矿嫂巧手缝纫队”,用布满针茧的双手编织起矿山安全的温情防线。

十年坚守,从“急活”到“旗帜”的初心传承

2015年,鲍店煤矿启动了“我们在一起·温情家园”暖心行动,成立了以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12支暖心志愿服务队,“矿嫂巧手缝纫队”应运而生。

谈起“矿嫂巧手缝纫队”,人们对首任队长王秋兰的事迹依旧耳熟能详。当时该矿现场安全指挥急需制作安全红袖章,巾帼志愿者王秋兰主动揽下了这个“急活”,她喊来会缝纫的辛艳华、刘太芹自发成立缝纫队,短短几天就赶制出了600多个安全袖章,戴在了项目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的胳膊上。随后,她们还制作了防尘袋100个,袖标320个,靴套袜子200双,协管围裙24个,不仅为矿解决燃眉之急,还节约资金数千元。

后来,王秋兰前往营盘壕煤矿参加对外开发建设,志愿者辛艳华又主动挑起了重担。辛艳华退休了,李红梅、姚方霞又接上......缝纫队成立10年来,接力棒不断传递,但“服务矿山”的初心始终如一。2023年初,接力棒交到生产服务中心女工主任刘欣手中,她表示“矿嫂巧手缝纫队是矿暖心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我们一定牢记初心,尽己所长,把服务工作做好,让志愿旗帜更鲜艳”。在刘欣带动下,更多姐妹积极加入到“爱心缝补”这个活动中来,“矿嫂巧手缝纫队”干得更加红火了。

变废为宝,针线里的创新与坚守

十年间,“矿嫂巧手缝纫队”缝制了2万余双“平安鞋垫”送给下井职工,这些布料哪里来?

原来,煤矿劳保工作服按照正常新旧交替,每年都会淘汰一批废旧工管服,该矿洗浴队苦于无处堆存无法处理。工管服的淘汰本是难题,却让“巧手矿嫂们”如获至宝,她们挑拣还能利用的废旧工作服,用三轮车运到缝纫室,经过矿嫂巧手加工,制作成绣着“安全”字样的鞋垫、胶鞋套和袜子,为一线职工送去舒适、送去温暖,更将亲情与安全嘱托密密缝进每个矿工心间。这种废物堆里淘宝的做法,还荣获鲍店煤矿2016年创新创效成果三等奖,更被前来参观的兄弟单位认可并推广。

变废为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貌似简单的鞋垫、袜子都要经过裁剪、打底、走线、包边、手工绣字绣花等几道工序,十分繁琐,耗时耗工。缝纫队员都是工作和献爱心同时兼顾,有时因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到缝纫室缝制,缺少人手是现实难题。该矿女工委主任张保霞在“暖心工作群”发出工作任务招领,有针线活基础的志愿者立即加入到“绣平安鞋垫”活动中来。矿嫂们牺牲自己的业余休息时间,每天晚上,当别人在家休息时,她们相聚一起,“以针作画”为矿工“绣平安”。每逢矿女工委开展“爱与安全同行”进区队服务活动时,“安全鞋垫”是最受职工师傅们欢迎的,她们就加班赶制,大量的缝制工作硬生生把姐妹们从缝纫门外汉练成行家里手。

当矿嫂们把“安全鞋垫”送到一线职工手上时,师傅们一个个脸上笑开了花,他们表示:“安全鞋垫养脚防滑,脚下踏实,心里更暖!”

连“线”安全,从井下到公寓的温情守护

“上次在井口参加服务活动时,一位师傅说,工作时煤渣容易掉到靴筒里,很硌脚,经常磨出血泡,弯腰清理靴子又给工作带来不便。姐妹们,咱们设计一下,看看怎样帮师傅们解决这个难题。”队长刘欣和几个矿嫂拿着布料比划起来......

通过集思广益,缝纫队的矿嫂们想出了一个妙招:制作靴套。靴套一头套在小腿上,一头套在靴子上,并在上端加上可以调节的松紧带。她们先加工了样品靴套,经过职工试穿后,证明可以完美解决煤渣落到靴子里硌脚问题。

随后,她们立即行动,对全矿各单位靴套需求量进行摸底调查,组织协管员和暖心志愿者分组行动、开始制作起来。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缝制,有时队员累得腰疼、脖子僵,但她们笑着说:“这点累不算啥,尽快完成制作任务,让师傅们穿上不再硌脚才是实在事。”经过半个月的加班,她们先后制作了1600副靴套,分别送到14家单位有需要的职工手中。“谢谢!辛苦你们了,干活再也不担心煤渣落到靴子里去了!”用上靴套的职工纷纷点赞。

“有师傅反映,胶轮车和单轨吊车座坐着不舒服,我们再加工一批靠背和坐垫。”矿嫂们接到井下师傅们的反馈,又开始忙活起来……

“矿嫂巧手缝纫队”每周会走进井口候罐大厅,为上下井的职工师傅缝补衣物,钉扣子、缝棉袄、修理安全帽…… 矿嫂们一边熟练地缝补,一边温言软语嘱咐:“师傅们下井辛苦啦,一定要注意安全。”

“矿嫂巧手缝纫队”还会定期来到职工公寓,了解单身职工的需求。有一次,发现一名年轻职工的被子开线了,大家就拿出针线,帮他缝补好。这名职工感动地说:自己笨手笨脚不会针线,本想凑合着盖,没想到嫂子们三两下就给缝好了。

“安全工作是矿井的大事,更是矿嫂们的家事。我们要发挥缝纫优势,多为师傅们绣制鞋垫、缝补工作服,用亲情的力量助力矿井安全生产。”巧手矿嫂们这样说。

巧手匠心,服务延伸尽显巾帼担当

“铺上棉坐垫,可真暖和、真舒服,矿领导和这些闺女们真为咱老年人着想。”社区的李阿姨一边打扑克,一边给几个老牌友说。

去年冬天,该矿升级改造暖心志愿服务社区中心,老年“棋牌室”也成为老年人交友娱乐的好去处,这也是该矿关注老年人生活的民生举措之一。由于棋牌室凳子是不锈钢的,冬天坐在上面就有点凉。巧手矿嫂们知道后,立即前去测量凳子尺寸,裁剪布料、打样缝纫,不几天就为三种款式的凳子精心制作了34个棉坐垫,铺在座位上的棉坐垫无言的诉说着关爱,温暖着社区职工群众的心。

每周四上午,是“矿嫂巧手缝纫队”公益便民服务日,不少社区职工家属来到缝纫室排队等着缝补衣物。社区群众对诸如裤腿长短修改、裤脚“撬边”等缝补需求很大,如今矿区缝纫店越来越少,“矿嫂巧手缝纫队”把便民服务延伸至社区,让大家感到十分便利、贴心。刘阿姨拿着改好的裤子说:“她们的缝纫技术很好,我没少麻烦她们。”

“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还能帮助别人,我觉得挺好。”生产服务中心职工王晓俊是骨干成员之一,这些年她总会趁休班时来到缝纫室干活,并帮忙带带新队员。十年风雨,缝纫队的成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缝纫机的节奏从未停歇,这群矿山女儿用最朴素的坚持诠释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精神。那抹暖心的红衫,那些飞舞的银针,那开在鞋垫上的“安全花”,尽显巾帼担当,续写着关于守护与温暖的新篇章——每一针都是牵挂,每一线皆为深情。

(大众新闻 王凤玲 焦超)

责任编辑:姬秀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