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341个村(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细化其中

郑希平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5-03-21 08:11:14原创

“以前风俗是红事不喊不上门,白事不喊也上门,现在都写入了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都上门服务帮忙,自觉遵规守约,避免了大操大办和攀比浪费。”提起最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定陶区半堤镇刘平坊村支书、同样也是红白理事会会长的刘君营深有感慨,自从将移风易俗细化写入村规民约后,他们工作起来就更有底气了。

在去年新修订完善的刘平坊村村规民约中,记者看到对包括红白事在内的“移风易俗”内容进行了详细注明:移风易俗,红白喜事由红白理事会管理,喜事新办,丧事从俭,破除陈规旧俗,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我们也提倡喜事新办,对计划结婚的村民,由会长带头入户宣传,倡议低彩礼或者零彩礼,婚车数量6辆以内,酒席不超过10桌,每桌不超过400元,不使用高档烟酒,随礼礼金不超过100元,每家一人参加。”村书记刘君营介绍,白事酒席不超过20桌,每桌不超200元,随礼礼金不超过100元,随礼不吃饭者礼金返回一半。倡导不设灵棚,尽快下葬,白事一碗菜,每碗不超过15元。经过党员带头、广泛动员,现在白事基本上就在10桌左右。

为何要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完善?半堤镇党委宣传委员潘鲁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倡导移风易俗,一些村里没有写进村规民约,即使写进去了但是对于红白事等没有详细的约定,一些家里孩子多的家庭,容易引发攀比,负担就比较重了,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就拉低了。

记者了解到,半堤镇一共27个行政村,在去年对所有的村规民约都进行修订完善了,根据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将移风易俗细化写入其中。除了细化移风易俗内容,高标准农田机井在内的公共设施谁来管护,也写入其中,村规民约规定,现在是谁用谁管护,坏了由使用户一起进行维修,也提高了使用的爱护程度。

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工具,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基础作用。如何更好发挥的发挥作用,一方面在于制定出内容详实规范、切合实际需求,群众普遍认可;另一方面在于推动村规民约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潘鲁华介绍,在工作中他们发现,部分群众执行村规民约的内在动力不足,很多群众仅把它们当做一种形式上的存在,缺乏发自内心去遵守和践行的积极性、主动性。“村规民约的修订只是第一步,更为关键的任务在于如何切实推动村规民约的自觉执行和有效落实。”

如何撬动村规民约的践行落地,在包括半堤镇在内的整个定陶区,打出了一套“组合拳”。首先是村(居)两委成员、老党员、返乡能人带头执行村规民约,带动群众自觉遵守,加深村民认同践行深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对村规民约的常态化宣传氛围,通过评先树优,树立典型,引导广大群众争当遵规守约的模范。

同时多项举措护航村规民约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村(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设置村规民约监督小组和监督员,保障村规民约落实到位。激励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制奖励,评先树优和严格惩治并举,使村民逐渐激发内在动力。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修订完善后的村规民约,成为撬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关键。不仅仅是在半堤镇,定陶区全区341个村(居)的村规民约得到修订完善,形成以倡导类、权益保障类、约束类为核心的内容体系,激发村民内在动力,促其自觉遵规守约,初步形成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韩秀娟 王鹏程)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