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首季“开门红”,垦利奏响跨越攻坚奋进曲
生态东营 | 2025-03-21 10:34:02
来源:大众新闻·经济导报
2025年,垦利经济开发区、兴隆街道将以建设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服务保障宁德时代等重点项目落地为抓手,以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工作作风,创新实干,事争一流,奋力跑好新年“第一棒”,冲刺首季“开门红”,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锚定高质量发展 一池活水激动能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在建、新建、储备“三个一批”梯次发展格局,集中实施好总投资522亿元的74个重点项目,年内开工项目40个以上、竣工投产20个以上,实现有效投资85亿元以上。全力推动东营时代pack、言泉纳米吸水材料等17个在建项目早投产、早达效,加快大业20万吨高端线材、德瑞宝特种功能复合材料等24个新建项目手续办理,重点跟进宁德时代绿色电芯、石大胜华硅基负极等重量级投资项目,实施类项目开工率达到80%以上,强势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精准实施产业链招商,聚焦四大产业链条,全年引进项目30个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以上。锂电产业聚焦宁德时代供应链体系精准对接,吸引恩捷股份、凯金能源、中车时代、阳光电源等上下游龙头企业合作落地,打造全过程可认证、可追溯、可核查的绿色锂电全产业链条。光电产业瞄准膜材料、光电材料细分赛道,依托胜通光科、绿洲电子持续攻坚汇鑫光电、万润光电、风华高科、火炬电子等行业龙头企业,引进MLCC电容器、电子元器件等强链补链项目,年内落地链上项目3个以上。生物医药产业发挥新发药业优势,加快布局动保、医美、医疗器械等板块,招引民生制药、康恩贝制药等维生素药品及保健品生产企业,重点加快佐宁生物、蓝湾同创等在谈项目落地。汽车零部件产业坚持走国际化发展路线,积极推进宝丰与德国胡克、光明与博世马勒等合作项目落地,持续拓宽国际市场。
强化服务保障 一以贯之促发展
围绕宁德时代,加快推进业兴路、聚丰路及配套管网等“十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落地提供有力支撑。聚焦园区功能提升,实施帝纱路、园兴路等主干道路贯通工程,建设商业中心,全面提升园区服务品质。针对园区防洪排涝需求,重点推进溢洪河综合治理、企业排水管网畅通等工程,切实提升园区防汛能力。
持续完善“服务秘书”工作机制,整合开发区、兴隆街道科级以上干部担任项目服务专员,为项目提供从手续办理到落地投产的全流程、保姆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同时,积极争取各级政策奖补资金,指导企业将更多项目纳入各级培育示范工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以“一张网、一条链、一支撑”为引领,用好绿电“金字招牌”,打造具有全国示范性的零碳产业园。抢抓合规园区认定机遇,进一步争取新发药业、奥朗斯顿等项目用地指标,力争全年征收土地2000亩。持续深化小微企业创业园“统一规划、自主建设、设施共享”经验模式,打造明珠专汽北侧400亩片区,形成项目压茬建设的新局面。
坚持改革创新 一鼓作气求突破
持续探索“标准地”+“标准厂房”模式,围绕“拿地即开工”目标,深化园区“统一申请指标,统一转用征收”建设模式,加快中翰高端食品供应链产业园等洽谈项目落地,推进创业园片区快速成势。
创新组建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常态化企业诉求收集机制,定期梳理汇总企业在招工用人、融资需求、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困难,提供精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优化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常态化向上对接机制,全年争取改革试点、创新示范、表彰荣誉20项以上。深化年轻干部培养,启动第二期青年干部培养计划,持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立足乡村振兴 一竿到底强根基
激活现代农业发展动能,持续夯实农业基础,高质量推进总投资380万元的农田水利会战项目,全面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打造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重点推进东营市粮油仓储物流园和喜尚乐副食品加工两大项目建设,完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
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深入总结推广后李村红薯、西九村莲藕等特色产业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对接农业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针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实施“一村一品”培育工程,力争年内新增1-2个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农业产业矩阵。
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为契机,对未达标村居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重点开展占道种菜、畜禽粪污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创新实施“片区化建设、梯次化推进”策略,结合村庄建制优化调整,以“跨村联建”模式打造兴隆街道示范片区,推动产业连片发展、环境连片整治、风貌连片提升,实现全域净美、全域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聚力民生改善 一诺不渝办实事
全力推进总投资3334万元的17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在道路交通、城市排涝、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实行“一事一策”精准施策,确保问题解决见底见效。持续完善社区服务、医疗卫生、学前教育等基础设施配套,不断提升辖区居住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
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围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落实好就业创业贷款贴息、人才补贴等政策,加大对就业容量大企业的金融政策支持。围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养老照护等领域人才需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劳务市场平台。围绕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持续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完善政府临时救助、商业保险救助、专项基金救助互为支撑的救助体系,确保每一名困难群众生活过得去、有保障。
坚持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凝聚发展合力、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的重要抓手。创新开展“村晚”大联欢、秧歌巡演、送戏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舞动兴隆”的品牌宣传,真正发挥文化阵地“以文化聚民心”的重要作用。精心策划主题宣传,通过制作小视频、一图读懂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辖区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王静)
责任编辑:张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