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挑大梁 看担当|菏泽市定陶区:创新实施“强村十法” 绘就乡村共富“定陶画卷”

齐鲁红星 | 2025-04-02 12:53:38原创

李扬   来源:大众新闻

按: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依托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日报·山东党建云平台启动“挑大梁 看担当”大型融媒互动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挖掘齐鲁大地各级党组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全省共建“挑大梁 看担当”党建案例库。 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近年来,菏泽市定陶区着眼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全面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从现实发展困境和难题出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盘活村级“三资”、乡镇国有公司、完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业车间、光伏产业、税收留成、一分小田地、大田托管、双增农资超市、电商直播等“强村十法”,让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奋力绘就乡村共富“定陶画卷”。截至目前,全区32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53个,全面消除了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

靶向整治、管好“家产”,推动村级“三资”颗粒归仓

一是摸清“家底”管好帐。紧抓省级重点村(社区)提级监督试点创建契机,深入探索“试点改革+全面核查”监督模式,通过开展巡察、提级管理村党组织负责人、开通“码”上监督平台等方式,开展村级“三资”专项清查,做实“建好账、管好账、查好账、晒好账、核好账、监好账”等6个“账面”文章,及时将纠正梳理规范合同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推动“三资”管理更加有序、公开和透明。全区327个村共核查村级资产7.47亿元,村集体资产(资源)1500余处,集体土地总面积85万亩。

二是用活“家底”建车间。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省市区相关配套资金及第一书记、工作队等专项资金作用,对村内清理出来的交通便利、成方连片的建设用地,新建和优化升级创业车间346个,通过村集体独立运营或招引服装加工、机械制造等工序简单、用工密集制造业项目,带动就业1.5万人,实现村集体增收830.2万元。

三是税收留成拓“家产”。针对村级领办合作社、创业车间、致富车间及村级招引的项目或者企业,创新实施税收留成政策,税收地方财力留存部分70%用于村级集体发展,以后每年新增形成地方财力部分全部用于村集体发展,村集体年均增收150万元。

党建引领、建好“组织”,强壮集体“经济”内在筋骨

一是领办农民合作社。由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入股,群众以劳动力、土地、资金等入股,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实现规模经营、抱团发展。84家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村均增收4万元以上。

二是成立乡镇国有公司。成立县、镇两级国有公司子公司,按照以镇带村、镇村联动的工作思路,对镇域范围内各行政村集体资产、资源进行整合。截至目前,全区11个镇街已经实现国有公司全覆盖,其中,半堤镇采用顺堤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控股和村委会、社会资本参股的混改模式,成立了光伏公司、建筑公司、园林绿化公司、物业公司等4家村级子公司,目前完成产值2000万元,盈利3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00万元。

三是创办乡村共富超市。村集体与区供销社联合开办农资超市和生活超市,所售化肥比市场同含量、同质量产品每袋优惠10元,并按200元/吨的标准向村集体返还支付直购管理费,将差价补贴村集体收入,2024年返还村集体160余万元。

市场运作、搭好“平台”,激活富民“产业”一江春水

一是土地托管,走好农业创收路。统筹抓好整片流转和零散土地盘活,对适合大规模流转地块,由村合作社以“半托、全托”等形式托管,进行统一耕种、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收储、统一销售并且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用;对零散耕地资源,发展“一分小田地”私人定制农业休闲娱乐项目,面向社会进行有偿租赁、自主认领、自主种植,盈利按照集体和群众的入股比例进行分红。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托管农业生产耕、种、防、收四个环节77.4万亩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60余万元。

二是发展光伏,搭上“新三样”发展直通车。依托国家级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利用村内农房、创业车间等建筑屋顶零散、小块空间资源,探索建设分布式光伏。全区农村居民屋面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46.58兆瓦,其中南王店镇4个试点村累计安装分布式光伏板9000块,带动村集体增收30万元、村民增收45万元。

三是电商直播,打造融合发展新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乡村振兴”发展路径,通过与电商基地或直播网红合作,加快推进新媒体电商与村集体农产品深度融合,全面释放村庄特色资源、人才资源、资金资源等要素潜力,持续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2024年营业额突破3.3亿元,带动就业5200余人。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王雪阳

责任编辑:李扬

大众新闻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事宜请联系大众新媒体大平台 联系电话:0531-8519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