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蚯蚓居然也是药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3-24 17:02:10
下完雨后通常会有很多蚯蚓从土里爬出来,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害怕这软软的、黏糊糊的虫子。但这小虫子却可以入药,是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材。
翻一翻《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书籍,均能看到有关蚯蚓的介绍。不过在这些书中,蚯蚓被称作地龙。
地龙为钜蚓科环毛蚓属动物参环毛蚓和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等的全体。前一种药材习称“广地龙”,后三种药材习称“沪地龙”。
地龙味咸,性寒,归肝、肺、肾经,具有止痉、熄风、通络、平喘的功效。主治热病发热狂躁,惊痫抽搐,肝阳头痛,目赤肿痛,中风偏瘫,风湿痹痛,小儿疝疾,肺热喘咳,咽喉红肿,鼻衄,小便不通等。此外,地龙还有降压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地龙具有解热、镇静、抗惊厥、抗血栓、抗凝血、降血压、平喘、抗炎、镇痛、抗心律失常、促进伤口愈合、利尿、增强免疫等作用。
如此看来,蚯蚓确实是一味中药,还是一味常用药!但是地龙性寒,所以脾胃虚寒者应慎服,此外孕妇应当禁用。
那小小的蚯蚓为什么被称为地龙呢?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便患上了“缠腰蛇丹”(带状疱疹),并且哮喘也发作了,宫里的太医们全无回春之术,没有治好他的病。后来有人举荐了河南一位外号“活洞宾”的民间医生为其医治,这位医生来到宫中看了赵匡胤的病后,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罐,从里面取出几条蚯蚓,分别放在两个盘里,撒上蜜糖,使其溶成水液,用其中一盘里的水液涂在太祖的水疱上,太祖立刻感觉清凉舒适,疼痛减轻。医生又捧上另一盘蚯蚓汁,让太祖服用,太祖惊问:“此是何药?既能外用,又能内服!” “活洞宾”说道,“皇上是神龙下凡,民间俗药岂能奏效?此药叫地龙,以龙补龙,当能奏效。”皇上高兴地服下药,没几天疾病就痊愈了。自此“地龙”名声大震,用地龙治病也逐渐传开了。
注:本文中药内容参考《中药大辞典》《中药学》。
(文:于竹青、董俊丽、吴姝丽)
责任编辑:张晓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