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特色学校说 | 以墨润心 以字立人 张店区绿杉园小学书法教育特色发展纪实

新少年 | 2025-03-25 14:23:25原创

曲心健   来源:鲁中晨报

淄博市张店区绿杉园小学自2009年建校以来,秉持“让生命在绿色中孕育希望”的办学理念,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育人体系,探索出一条“以墨润心、以字立人”的特色发展之路。3月24日,记者来到这所墨香四溢的校园,探访其如何将书法教育打造成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张店区绿杉园小学师生一起书写汉字。

不仅是写字 更是育人

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清新的空气,还有淡淡的墨香。漫步校园,书法元素随处可见:古朴典雅的书法教室里,笔墨纸砚摆放齐整;清新淡雅的书法空间中,悬挂着师生佳作;百米文化长廊上,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如群星闪耀;就连班级牌、楼层指引牌,也均由师生亲手书写设计。

张店区绿杉园小学学生现场书写春联。

这一独特的文化景观,源于学校对书法教育的深耕细作。建校之初,绿杉园小学便以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引,结合“敬畏生命”的校训,提出“传承文化,习字立人”的书法教育目标。通过“软硬笔并进、普及与提高并重”的双轨模式,学校将书法教学纳入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提笔书写工整汉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书法不仅是写字,更是育人。” 张波校长说。学校将书法教育与德育、美育深度融合,通过“一撇一捺”的书写,引导学生感悟汉字的结构美、韵律美,在横竖撇捺间培养专注力、观察力,塑造“动如脱兔、静如处子”的品格。

不仅学生写 老师更要写

绿杉园小学将教师书法培训作为特色发展的首要工程。每周五的“习字日”,全校教师放下教案,拿起毛笔,在专家指导下研习书法技艺。从基础笔画到章法布局,从临摹名帖到创作作品,教师们的书写水平在周周练、月月展、年年评中稳步提升。

“我现在坚持每日练写、打卡,书法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语文教师闫萍是书法教育的受益者。2017年入校时,她对书法所知甚少,如今已成为区书法团队骨干,作品多次获奖。像闫萍这样的教师,在绿杉园小学并非个例。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书法名家入校指导,选派教师参加高级研修班,打造了一支“提笔能写、提笔能教”的书法教师队伍。

为夯实学生书写基础,学校构建“三步走”教学体系:一年级开设硬笔书法课,二至五年级全面普及软笔书法,同时开设软硬笔书法社团,为特长生提供系统培养。书法课上,教师严格规范“双姿”(坐姿、握姿),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从临摹到创作,循序渐进提升书写水平。

“每天午写时间,全班一起练字,氛围特别好。” 五年级学生毕桐菲说。学校将书法练习融入日常教学,利用午写、课后服务等时段,确保学生每天练字不少于30分钟。通过“绿杉杯”书法节、个人书法展、社区送春联等活动,学生们在实战中提升技艺,增强文化自信。

不仅教学有法,更要科研引领

特色发展不能靠热情,更要靠科学规划。绿杉园小学以科研为引擎,推动书法教育向纵深发展。学校承担的《小学段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课题获淄博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并编写出版《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要诀》《欧体天天练》等校本教材,制作配套课件、微课,形成“教、学、练、评”一体化资源体系。

张店区绿杉园小学举行六一现场书写活动。

“这些字帖就像我们的‘练字宝典’。” 五年级的学生王梓宸展示着她的临摹本。校本教材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将复杂技法转化为通俗口诀,如“横如千里阵云”“竖如万岁枯藤”,让学生在趣味学习中掌握书写要领。

书法教育的成果在校园文化中处处彰显。书法长廊上,锦灰堆、扇面、油纸伞等创意作品引人注目;书法空间里,师生挥毫泼墨,墨香与书香交融;每年一届的“绿杉杯”书法节,更是成为全校师生的文化盛宴。2024年5月,张店区教体局组织校际交流,绿杉园小学的书法特色让参观者赞叹不已,墨香文化已成为学校最鲜明的标识。

不仅注重技巧,更养德树品

习字如做人,须有规矩、有定力。 绿杉园小学将书法教育与品德培养紧密结合。书法课上,教师引导学生从汉字结构中感悟为人之道: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如同与人相处的谦和礼让;字迹的工整规范,恰似做事的严谨认真。

“写‘人’字时,老师告诉我们‘一撇一捺要站稳,堂堂正正做好人’。” 一年级学生郑旻珊认真地说。学校通过“开笔礼”“书法故事会”等活动,将书法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在书写中领悟“工工整整写字,堂堂正正做人”的真谛。

书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而持久。2015级毕业生刘华睿,以书法特长升入重点高中,如今仍坚持每日练字,他说:“书法让我学会了坚持与细致,这种品质让我受益终身。”2013级学生朱振源,在高中阶段举办个人书法展,作品多次获奖,他感慨:“书法不仅是爱好,更是刻进生命里的文化基因。”

“播种文化种子,静待花开有声。” 绿杉园小学用十五年的坚守,让书法教育结出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评“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师生作品在全国、省市比赛中屡获佳绩。更可贵的是,书法已成为绿杉学子独特的精神印记——无论是社区送春联时的挥毫泼墨,还是国际交流中展示书法技艺,他们都在用行动传承中华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不仅校内传承,更播撒四方

一所有文化的学校,应该像一盏灯,照亮更多地方。

绿杉园小学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承办书法教学研讨会、开放校园参观、送教下乡等活动,将书法教育经验辐射至全市。校长张波曾受邀在全国平台上分享经验,绿杉园的书法教育模式成为区域教育改革的亮点。

“这里不仅有墨香,更有教育智慧。” 前来参观的同行教师如是说。在绿杉园小学,书法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法传授,而是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德润心的系统工程。学校用书法搭建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桥梁,让学生在书写中感受历史脉搏,在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

从墨香校园,到全国瞩目的书法教育典范,绿杉园小学用十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价值。当稚嫩的小手执起毛笔,当工整的汉字跃然纸上,当文化自信根植心田,这所绿色学府正以书法为媒,书写着“立德树人”的育人新篇。未来,绿杉园小学将继续秉持初心,让墨香飘向更远的地方,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曲心健 通讯员 张波 张公仪




责任编辑:孙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