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一颗蓝莓,如何站上乡村振兴C位?

任灵芝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2025-03-25 17:07:03原创

3月24日,淄博市沂源县燕崖镇北安乐村,走进蓝莓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大棚内,只见一株株蓝莓果树上挂满头茬果,这些即将成熟的果中“俏佳人”,静静诉说着丰收的希望与喜悦。

来宾们在大棚中参观。

在“爱在沂源·情定安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32座高标准温室大棚里的蓝莓站在了推动乡村振兴的C位上,一幅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的“莓”好“蓝”图也在这个春日徐徐展开……

大棚内的蓝莓长势良好。

小蓝莓带来大收入

近年来,淄博市沂源县注重发展特色设施农业,利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扶贫资金发展大棚草莓、大樱桃、油桃、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生产。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丰富了市场供应,还带动了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大棚山环水绕的优美生态环境,给蓝莓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资料照片)

今年以来,水果中的贵族——蓝莓,也在沂源安了家。记者了解到,沂源县规模最大的蓝莓种植基地,位于燕崖镇北安乐村沂河西岸现代农业示范园内,占地100亩,投资750万元,建有32座高标准恒温大棚。园区采用“现代种植+智慧管理”的模式,水肥一体化、智能温控、环境监测等现代化的设施和专业的管理技术的加持,为蓝莓生长和产品质量提供了保障。

“2024年11月份,3万多株盆栽蓝莓‘入住’,现在已经开花结果,预计今年五一之前就能上市。”燕崖镇北安乐村省派第一书记曹振华介绍。

曹振华(左)和伊庆国在大棚中查看蓝莓长势。

“蓝莓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是南安乐村和北安乐村共同开发的。”曹振华介绍,园区遵循“爱在沂源”乡村振兴示范带总体规划,借助第一书记助农资金等“集中资金,连片打造”的发展思路,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实施。蓝莓产业的落地,不仅让两个村集体收入年增加45万余元,还吸纳了周边村民就近“挣薪金”。“基地解决长期就业四五十人,待蓝莓进入盛果期,采摘、分拣等也将带动季节性务工。”

记者了解到,燕崖镇南安乐村、北安乐村村民耕地较少,主要经济来源是樱桃种植和饲养业。蓝莓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成,让蓝莓站上了推动乡村振兴的C位,铺就了一条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示范之路。

产业互补 共绘“蓝”图

蓝莓在沂源种植并不容易。此前,沂源曾经尝试种植蓝莓,由于规模小、缺乏技术等原因没能成功。此次,蓝莓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与北京傲禾测土肥业连锁有限公司合作,由公司租赁大棚、提供种植技术,保障了产业落地和持续发展。

“蓝莓能在沂源大规模种植实属不易。”北京傲禾测土肥业连锁有限公司在园区负责技术支持的负责人王永峰介绍,蓝莓原产地在北美洲,因为生长习性与本地传统作物不同,所以种植管理中的温、湿、光、水、气等环境调控,以及苗木营养的精准供给、树体科学修剪、植保方案制定都更加科学。“如今,这些蓝莓的长势都非常好,虽然是去年7月份才栽的苗子,如今每棵也有接近两斤的产量,并且已经接近成熟。明年随树体长大,进入盛果期,按照每株产量8-10斤,每斤价格40元来说,一颗苗子一年就能带来300多元收益。”

王永峰向大家展示如何给蓝莓剪枝。

燕崖镇南安乐村省派第一书记伊庆国介绍,种植蓝莓收益高,但是国内种植蓝莓成功的并不多,就是因为蓝莓种植对水土和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沂源地处“齐鲁之心”,是“山东屋脊”,有1980座山,森林覆盖率为62.11%,居全省前列,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位居全市第一。同时,沂源处在世界公认苹果生产最佳纬度带,2023年被授牌为“中国锶都”,具有全域富锶优势,果品、农作物和饮用水含锶量较高,具有种植蓝莓的条件。如今又有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加持,这对周边村庄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今年以来,有很多农户和团队来到园区咨询蓝莓种植技术,“我们也将致力于蓝莓产业的研发与生产,将来可为种植户提供全套的蓝莓管理方案和种植技术,带动村民增收。”

王永峰向大家展示如何辨别土壤的湿度。

一座座大棚内,一串串即将成熟的蓝莓颗颗饱满透着果香,也透着农民致富的希望。

沂源县委组织部选派办负责人刘克伟介绍,“蓝莓产业的发展可与樱桃产业形成互补,进一步拉伸了当地农业产业链条。”蓝莓种植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科技示范的榜样作用,既可引导村民发展新兴高端果业,打开农业创收的新路子,又能促进农业、旅游、生态采摘“三产”深度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全季农业小镇”产业格局。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王晓明 王兵 任灵芝 通讯员张文文)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