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锤炼硬核“三叉戟”,强势“赢”战2025

速览淄博 | 2025-03-26 09:52:53原创

孙渤海    来源:大众新闻

智能制造、硬核科技、数字生态,三重变革浪潮交汇,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频频传来捷报:山东玻纤上榜区域级智能工厂;东华科技“地下工程用复合注浆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审核评定,产品性能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齐鲁云商“阿提拉产业数智链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

这组“智能化工厂建设+特种材料研发+工业互联网生态”的“三叉戟”,正为新材料公司2025年战略决胜锻造核心竞争力。

山东玻纤智能生产线

近日,山东玻纤凭借过硬智能化水平,强势荣登区域级智能工厂。这是山东玻纤继斩获“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后的又一殊荣。

以智能赋能生产,紧抓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更新迭代,构建覆盖产品下单、生产、仓储、物流的全过程数智生产。这座“智慧工厂”,不仅实现玻纤生产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跨越,更构建起了全链条协同联动的智能制造生态。

“数字化升级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企业管理模式和运营理念的革新,我们将继续加大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入,推动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山东玻纤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波表示。

在智能制造高歌猛进的同时,东华科技在特种材料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地下工程用复合注浆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经过层层审核评定,产品性能被认定为国际先进水平。

这家深耕特种材料领域的企业,凭借多年行业经验,研发的4大类11种产品的特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海洋、隧道、矿井等超高强度、高腐蚀等复杂恶劣地下工程领域。其中,超细硅酸盐胶凝材料在青岛胶州湾第二隧道工程中大显身手。

东华科技特种水泥样品

依托对胶凝材料特性的研究,东华科技研发的无机材料系列产品,在渗透性、抗压强度、凝结时间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全方位优化。其中,材料渗透距离突破10米大关,较普通水泥提升3倍,这一成果不仅助力企业斩获了山东省首家生产许可证,更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为地下工程材料领域树立新标杆。

值得一提的是,东华科技研发生产的地下工程专用产品已经在27家煤矿单位成功应用。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与稳定的工程表现,该系列产品赢得行业广泛认可。

当捷报频传之际,齐鲁云商以数字生态建设为突破口,再次展现了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实力。此前,齐鲁云商“阿提拉产业数智链平台”成功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重点平台,这是继“涅石工业互联网平台”后,该公司打造的第二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阿提拉产业数智链平台”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打通了大宗商品交易、物流、仓储、金融等供应链全环节,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多方确权数据上链,确保交易流程的安全性与可信性,年交易规模已突破千亿元。

齐鲁云商产业大脑数据视窗

与此同时,齐鲁云商在“产业大脑”建设中成果斐然:结合人工智能大模型,化工新材料“产业大脑”助力20余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模式革新;大宗商品交易“产业大脑”入选省“产业大脑”建设试点,该平台构建了六大业务场景,服务体系覆盖44万运输车辆,预计缩短交易周期30%,降低物流成本15%,提升运营效率25%以上……齐鲁云商正以“产业大脑+数字工厂”的双轮驱动模式,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

智能工厂建设夯实产业升级底座,硬核产品突破锚定技术制高点,数字生态建设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新材料公司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目标,持续推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与数字生态的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孙渤海 通讯员范振峰 石桥)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