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济南构建“温暖城管”品牌 让一座城更温暖

姜斌   来源:大众新闻客户端

2025-03-26 20:25:11

3月17日—21日,山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省委党校举办城市和住房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本次研讨班聚焦城市和住房高质量发展,邀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等有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政策文件和会议精神,围绕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城市更新、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历史文化保护、城市运行管理、住房保障、智能建造等进行专题培训和典型案例教学。

本次研讨班列入省委组织部2025年重点培训计划。各市政府分管负责人、各市住建、城管部门主要负责人,部分县(市、区)政府分管负责人,部分省直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等参加学习培训。会上,济南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董庆哲以《构建“温暖城管”品牌  让一座城更温暖》作典型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构建“温暖城管”品牌  让一座城更温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多次就城市管理发表重要论述,提出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这为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济南市城管局立足济南城市发展实际,全力构建“温暖城管”品牌,致力于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

构建“温暖城管”品牌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城市发展的新需求。随着济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率达到75.3%,城市发展“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需要一种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温暖城管”品牌的构建正是顺应这一趋势。将“温暖”贯穿于城市管理的全过程,融入每个环节,注重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致力于为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构建“温暖城管”品牌的直接动力。人民希望在城市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关怀和服务,希望更多地参与到城市管理过程中,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更多地听民意、纳民情、解民忧。

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温暖城管”品牌的构建,正是我们在城市治理现代化道路上的一次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的一些急难愁盼问题之所以解决不好,大部分是涉及多部门、多主体之间协同配合不好,社区和基层群众作用发挥不好,要通过部门合作、统筹协调、动员群众、形成合力,用城市治理的思维解决问题,体现共商共治共享的工作理念。

“温暖城管”品牌的内涵与工作架构

品牌内涵。“温暖城管”,核心在于“温暖”二字。它不仅仅是一个品牌,更是一种理念、一种行动,一种价值追求。它意味着我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要以人民为中心,将服务理念贯穿始终,用温暖的行动、柔性的执法、贴心的服务,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它体现了我们对人民群众的尊重和关爱,是我们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

工作架构。“思想决定行动,境界决定水平”。在城市管理工作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四个一”总体工作架构,全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个主题”:全面从严治党

“一条主线”:城市精细化管理

“一个品牌”:构建“温暖城管”品牌

“一个本色”:打造干净整洁城市环境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个主题”,是城管工作的根本保障。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提升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纪律意识,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城管队伍,为各项工作开展筑牢根基。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城管工作的基础和根本要求。从细节入手,对城市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与规范,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品质。

构建“温暖城管”品牌是我们济南城管工作的价值追求,更是全体城管干部职工的行动指南,我们将“温暖”融入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每项工作。其根本就是践行人民城市工作理念。

打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是城管工作的“本色”,这是职责所在,也是工作目标。致力于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提升省会城市整体形象。

在实际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全面从严治党融入队伍建设,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温暖城管”品牌构建为工作理念,实现干净整洁城市环境的目标,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与市民满意度。

“温暖城管”品牌的实施路径与举措

践行服务为民宗旨,体现“温暖城管”温度。城市管理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人民至上”,满足市民群众所需所求。先后推出一系列暖心民生举措。

1.便民疏导点。占道经营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为体现一座城市的温度,我们突出变“堵”为“疏”,在全市设置258处便民疏导点,提供约3800个摊位,既为流动摊贩“筑巢安家”,又让城市文明与“烟火气”结伴同行。我们还在阳光100凤凰街、印象济南·泉世界等地设置“便民助农益站”,利用商户营业与早市的时间差,从清晨5点到9点,为流动商贩提供160余个摊位,既解决了近郊菜农、果农“打游击”的问题,还解决了周边社区约10万居民的生活需求,得到了周边居民广泛称赞,被各类媒体广泛报道。

2.地图思维。我们坚持用“地图思维”管理城市,以惠农、便民、城市管理“三赢”为切入点,连续14年发布“西瓜地图”,结合城市区位确定应季西瓜临时销售点,被市民称为“最甜美的创意”。在此基础上,又陆续发布了市民群众关注的停车场、充电桩、公厕、便民超市、近郊大集等15类民生地图,并且全部上线“济南掌上城管”微信小程序。更好地便民利民、为民办实事。

3.错时保洁。道路保洁是济南城管的主要任务,为了不扰民、保畅通,我们推出“错时保洁法”,将之前的白天作业调整到每天的晚10点到次日清晨5点,夜间实行全覆盖、无死角机械化保洁,白天以人机结合快速捡拾和应急处置为主,最大限度还路于民,做到“为民不扰民”。

实施精细化管理,彰显“温暖城管”实效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精细化管理不仅是实现城市一流管理的关键所在,也是人民幸福指数跃升的重要手段。去年3月12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规格召开了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动员大会,吹响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号角,不断推动城市管理实现四个转变。

1.推动城市管理方式由传统式粗放式向智慧化科学化转变。在数字济南建设的大背景下,我们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成城市运管服平台,目前已接入信息系统60个,汇聚15个部门2.3亿条数据。平台引入AI智能算法,可以自动识别、智能抓拍街面占道经营、暴露垃圾等26种违章现象。创新应用“智能巡检车”,在行驶中实现对暴露垃圾、井盖缺失等14种问题的自动识别、上传平台。一台巡检车每天可覆盖25平方公里区域,发现能力相当于75名巡查员。同时,渣土运输监管方面,通过共享的近万路住建工地视频,以及道路布设的监控,对进出工地和运输途中的渣土车实施视频智能监管,自动识别车体不洁、密闭不严等14种违规问题。通过共享的全市28万路视频监控,城市管理实现了“一屏观全城”,有效保障日常市容监管、冬季清雪除冰等应急指挥。3月2日,济南迎来最大降雪时,市领导带领我局相关同志在指挥大厅统一指挥调度,大幅提升了清雪除冰工作效率。

2.推动城市高标准管理,由主区域、主领域向全区域、全领域转变。自2023年起,我们在全市开展美丽街巷综合整治,计划用三年的时间整治全市473条支路街巷,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灯亮”目标,2024年年底已经整治了315条,剩余158条计划在2025年全部完成。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今年启动693条背街小巷精细化治理提升行动,主要是完成102条基础较差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争取年底全部达到标准。

3.推动城市管理模式由单一行政管理向共商共治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凸显了城市发展的人民属性,城市管理工作需要人民参与。我们通过开展“圆桌对话”“城管开放日”“门前五包”、城市管理进社区等形式与市民群众形成良好互动。去年以来通过“圆桌对话”解决城市顽疾900余个,开展“城管开放日”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数10000余人次。在全市1045个社区设立“城管工作站(岗)”,发现解决问题13万余件,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三级联动”,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城市管理格局。

4.推动城市管理效能由单一政府考核向以群众评价为主转变。我们将群众“口碑”作为评价城市管理工作的“试金石”,把“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办理情况”和“舆情办理情况”作为评判城管工作质效的重要依据,目前正积极探索对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日常监测新模式,进一步优化监测项目和形式,用好智慧化监测等方式,形成“全网监测、全时监测、全程办理”的监测体系,减少网上负面舆情。

创新“三度”执法模式,展示“温暖城管”情怀

在城管执法方面,我们始终坚持执法为民理念,不断深化“721工作法”,以“法度、力度、温度”三度执法助力“温暖城管”品牌。

1.执法办案有法度。开展专项行动规范执法流程、执法标准,细化裁量基准,建立“公职律师+律师驻队”专业指导模式,实行“一案三审”、网上办案、阳光办案,与8个行业主管部门建立协调配合机制,提升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水平。在全面普法上,依托互联网创办“城管e普法”,打造群众身边“随点随播随学”普法学法平台,制作“城管e普法”短视频750期,设立56座社区宣传站,开展百场普法志愿服务进项目活动,形成“互联网+社区宣传站+普法进项目”模式,使执法普法和百姓学法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有效预防和化解违法风险。

2.执法行为有力度。秉持“对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违法从严执法,就是对群众最大温暖”的理念。针对民生安全重点领域从严执法。比如,“零容忍”整治违法违章建设,3年拆除近1亿平方米违建,建绿透绿479万平方米,建成370个口袋公园等,还路于民、还绿于民,得到市民称赞。再如,“出重拳”惩治建筑垃圾违法行为,坚持“一案三查”,倒查溯源,源头必查,以处罚为原则,不处罚为特例,全面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去年8月,省政府在济南市召开了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和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现场会,观摩了济南市做法,受到与会嘉宾一致好评和领导赞许。

3.执法过程有温度。坚持执法宽严相济,采取柔性执法方式,推行“济南城管执法提醒”制,首违不罚,轻微不罚,避免一罚了之。推行“非现场”无接触执法和“综合查一次”机制,做到执法“无事不扰、无据不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2024年,不予处罚案件242件,占普通程序处罚案件的6.12%。济南市城管局直接受理的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53.58%,市民满意度提升至97.5%。“三度”执法一系列经验举措连续四年五次被省住建厅发文向全省推广,《中国建设报》予以专题报道。

严格队伍管理,树立“温暖城管”形象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城管队伍作为直面市民群众的一线力量,其素质与作风直接关系城市管理成效及政府形象。我们持续深化“强转树”专项行动,全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城管铁军,树立“温暖城管”良好形象。

1.党建引领强根基。济南市城管局将构建“温暖城管”品牌的关键聚焦于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党支部,其中,济南市机械化清扫大队“马路支部”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市城肥清运服务中心的“扁担支部”被评为全国优秀机关党建品牌,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与担当作为的干事氛围。

2.强化管理抓作风。好作风是服务群众、干事创业的基础。全面规范街面执法、工地执法、案件办理等关键环节的言行、程序与廉洁问题,明确执法人员行为边界。建立“网格化”层级监管机制、经常性提醒机制等七项机制,落实“八小时以外”教育管理“三个五”做法,全方位筑牢党员干部身边的纪律防线,促使干部时刻保持警醒。

3.提升素质树形象。我们每月开办1次“全市城管系统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学堂”,邀请国家和省市知名专家教授专题授课,提升城管系统干部职工业务素养。组织每月“同读一本书”,推进“书香机关”建设,提高队伍文化素养。每年开展全市城管综合执法队伍“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将练兵比武常态化、制度化,提升执法队伍的执法水平,在山东省执法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上,我局作了典型发言。

构建“温暖城管”品牌是济南在城市管理领域的一次探索,很多工作还不成熟。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共同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大众新闻记者 姜斌 通讯员 单机乔 李蓓 宋振飞)

责任编辑: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