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破解小区治理“三无”难题 共建共享幸福家园

齐鲁红星 | 2025-04-04 08:18:35原创

李扬   来源:大众新闻

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启动“大众党建案例库”征集展示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面向全省各级党组织征集优秀党建案例。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黄岛街道总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12万,辖城市社区16个、居民小区46个、党员3600余名。辖区老旧小区41个,占比近90%,普遍存在“无人管”“无钱管”“无法管”的难题,今年以来,聚焦“三无”难题,街道深入开展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变“三无”为“三有”,切实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突破“无人管”困境,让小区治理有“主角”

一是建强小区党支部,夯实治理“顶梁柱”。按照“应建尽建、就近便利”的原则,针对村改小区、回迁小区、商住小区、开放小区、分散楼栋等5种不同类型,充分考虑人员结构、历史沿革等差异,一区一策,组建34个小区党支部、105个党小组,覆盖辖区所有小区。二是选好党员中心户,锻造小区“先锋队”。除按要求统一悬挂“党员中心户”门牌外,辖内579名党员中心户照片、姓名、电话等信息均在楼栋显眼位置张贴公布,主动在小区内亮明身份,确保居民有问题能第一时间联系到党员,形成“党员在身边”的良好氛围。每个小区内“按楼划片”划分党员责任区域,由党员中心户牵头,联合楼栋长、联户党员等成立责任小组,负责收集本片区内居民问题。三是打造服务阵地,打造服务“微堡垒”。以开展小区公共资源管理规范提升行动为契机,利用收回的社区服务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及核酸小屋、民生小站等闲置资源,通过党群服务站升级一批、核酸小屋改造一批、户外场地利用一批,新建和改扩建33处小区党支部服务阵地,作为党员活动和服务居民的固定场所,党员、志愿者等小区治理力量轮流坐班,随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形成“没事去服务站坐坐、有事找书记聊聊”的和谐氛围。

解决“无钱管”难题,让小区治理有“财源”

一是以“场地换收益”盘活公共资源。持续开展小区公共资源规范管理提升行动,摸排“两房”47处,“两共”253处,并建立台账,确保底子清、数据准。积极探索“以场地换收益”,高岛、柳沟、前湾、刘公岛路等社区引入第三方出资建设充电车棚10处,解决390余辆电动车充电问题,运营收益按比例归入小区公共收益,有效解决老旧小区公共收益少但配套设施改造资金需求高的矛盾,切实造福于民。二是以“空间换资源”探索新模式。多渠道利用会议室、健身室等功能室,实现一房多用,联合周边第三方专业机构探索托育、养老、家政等合作模式,如幸福小镇小区将2537平方米公共用房交由第三方开办技能培训学校及篮球运动公园,小区居民每年可免费使用场地12次,每年收取3万元租金作为小区公共收益;与新华书店传媒夜校合作,以每节课50元的标准收取功能室房间使用费,费用列入社区公共收益监管账户。三是以“自管”助力小区自治。针对无物业小区管理现状,按照“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的工作思路,探索自我管理、自收自支、党组织监督的小区自管新模式。如黑山小区党支部牵头成立小区自管会,探索形成集体出资模式,由居民共同出资,收费标准根据小区日常维护和管理所需费用核算为30元/户;设立经费公共管理专门账户,向全体居民定期公示经费使用情况,小区的收支更加透明,居民缴纳管理费意愿极大提高,由最初仅有的21户缴费上升至217户,并动员小区居民出资1500元集中更换了74盏楼道灯。

打破“无法管”僵局,让小区治理有“条理”

一是聚焦机制优化,巧用共商共议“金钥匙”。由小区党支部牵头,社区党委、社区环物委、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建立健全小区协商议事机制,完善“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领单、群众评单”的问题闭环处置流程,引导居民由“只提问题的旁观者”向“建设性意见的提出者”转变,本年度累计收到居民意见建议176条,召开“社区服务日”“小站夜话”等协商议事会70余次,完成修复危墙、增设车位等惠民事项60余件,让矛盾化解在小区。二是聚焦多元共治,汇聚服务群众“蓄水池”。小区党支部通过党建联建、签约共建等形式积极对接各方资源,不断加强与“双报到”单位、共建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多方对接,今年来,围绕居民需求常态化开展青桐学堂、星空夜市、公益服务大集等惠民文化活动160余次,实现家电维修、婚纱摄影补拍等居民微心愿113项。同时,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担任小区兼职网格员,充分发挥走街串巷、机动性强的优势,以“随手拍”“随时报”等形式累计上报事件37条,为小区治理注入“源头活水”。三是联动“小区能人”,激活小区治理“一池春水”。由小区党支部牵头,通过支部推荐、能人自荐、居民互荐等方式,发掘一批拥有一技之长的“小区能人”,街道牵头整理汇总,发布首批“能人榜”,涵盖43名律师、教师、水工、电工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以陈记海、耿素燕为代表的“小区能人”自主组建起志愿先锋队6支,本年度以来已向各小区居民提供电器维修、义诊服务、书法培训等便民服务140余次,实现居民需求与专业技能的精准对接,有效增强小区服务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同时,街道采用志愿者积分激励机制,开办“幸福超市”,建立积分兑换档案,定期使用积分兑换物品、兑换服务、兑换课程,不断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通讯员:张慧 

责任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