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社区“小衣架”晾晒民生“大幸福”

市县政协工作 | 2025-03-27 17:04:38

来源:联合日报

在冠县的街头巷尾,“有事多商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把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近年来,冠县以“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为平台,创新推行“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基层协商议事“三步曲”,将群众身边的“小问题”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的“大课题”。从一处处社区便民晾晒架的设立,到社区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冠县用“商量”二字串联起民生冷暖,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治理温度,在参与中共享幸福成果。

问需于民:从“衣架难题”看民生痛点

“以前晒被子要么拴一根绳子系在树上,要么铺在健身器材上,还担心被风刮跑,不美观也不安全。”谈起社区晾晒难题,冠县冠洲苑小区的居民王大姐连连摇头。今年年初,一场关于“晾衣架该不该装、怎么装”的讨论在冠县崇文街道“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办公室展开。履职小组成员、居民代表、物业负责人等围坐一堂,各抒己见。这场看似普通的协商议事会,拉开了2025年冠县“民生小事大协商”的序幕。

为精准选取协商议题,各乡镇(街道)“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开展了“四进问需于民”活动。党员委员、履职小组成员分批走进社区、村庄、企业、校园,通过“拉家常议事会”“亭下板凳夜话”等形式收集民意。一本本《民生需求台账》上,记录着群众反映的“晾晒难”“停车乱”“小区路灯暗”等具体问题。其中,“公共区域无晾晒空间”成为老旧小区的共性问题。看似微小的晾晒问题,实则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求。

“基层治理不能搞‘一刀切’,必须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冠县政协主席王保壮在调研中强调。为此,冠县政协建立“三级筛选”机制:各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定期上报民生诉求,社区进行汇总分类,负责联系对接的县政协专委会召开工作会议分析研判确定重点议题。仅今年以来,就梳理出公共晾晒、垃圾分类、社区医疗等12类高频民生议题。其中,“小区普遍晾晒难”因涉及面广、矛盾集中被列为优先解决事项。

问计于民:协商议事架起连心桥

在冠洲苑小区广场一侧,三排整齐排放的晾晒架格外醒目,这正是社区居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从选址到设计,崇文街道“民生议事室”先后召开3次协商会,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最终确定“分散布点+集中晾晒”的组合方案。从选定议题到群众意见建议落地实施,仅用了20余天时间。“我们提的建议被认真对待,连晾晒架的高度都征求我们的意见了,心里很高兴。”小区居民李大爷指着正在晾晒的被子说。

类似民生小事的解决在冠县已成常态。该县创新打造“1+3+N”协商模式,即1个“民生议事室”统筹协调,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专业人士3方主体参与,N种形式灵活开展协商。在线上,18个协商议事群随时开展讨论;在线下,“拉家常议事会”“亭下板凳夜话”就地解决问题。全县18处“民生议事室”因地制宜,提炼总结出适合地方发展实际的协商模式。清泉街道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抓手,探索开展“协商+信用”基层治理模式,创新推出“三进三帮”“七个三”工作思路,协商案例《专题议政协商,议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速度”》,被省政协评为县(市、区)政协协商活动20个优秀典型案例之一,“一清如水·泉心为民”的协商品牌越擦越亮。烟庄街道聚焦“辖区老旧小区无专业化物业管理”难题,在“七步议事法”的基础上,探索推行“一台账三清单六表格”工作机制,对小区存在的问题分类问诊。定期开展“红动社区”公益市集活动,为居民提供普法宣传、安康义诊、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履职小组指导部分老旧小区圆满完成“红色物业”首届业委会选举工作,选举出一批思想觉悟高、居民信得过、干事靠得住的党员“楼长”,“党建引领红色物业”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小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在烟庄街道,政协委员和居民共同找到了“商量”这把钥匙,开启了老旧小区生活环境美丽蝶变的新路子。

问效于民:晾晒幸福检验治理成效

春风习习,春日熙熙。冠县冠洲苑小区的8处“幸福晾晒角”成了一道独特风景。这个曾经因乱晾晒屡遭吐槽的小区,如今有了晾晒专区。“现在晒被子有专区,邻里矛盾少了,小区更像一个大家庭了。”居民刘阿姨边说边竖起大拇指。

“小衣架”晾晒出的不仅是衣物,更是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活注脚。为确保“商”有成效,冠县政协不断健全完善质量评估体系,做好协商成果转化的“下半篇”文章。建立“双向评价”机制:一方面,通过组织群众评价、参与人员评析等方式,收集群众满意度;另一方面,邀请专业人士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协商意见建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党政部门在协商过程中的承诺事项,适时开展“回头看”活动,确保协商成果可见、可感、可持续。去年以来,冠县18个乡镇(街道)“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围绕40个协商议题开展协商活动,开展“微”协商23次,梳理意见建议132条,解决群众身边难题45件,为民办实事27件。

“当‘政府主导’转变为‘群众共治’,当‘为民作主’升级为‘让民做主’,“有事多商量”就不再是简单的议事程序,而是凝聚共识、激活治理的生动实践。”王保壮说。

责任编辑: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