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废热变宝,一年为企业降本近百万元 看淄博企业“节能密码”

速览淄博 | 2025-03-28 08:59:05原创

孙渤海    来源:大众新闻·鲁中晨报

“通过一条生产线的改造,我们看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后期另外4条生产线也会加快推进改造,届时我们总的碳排放量会降低更多,更加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面对记者,山东瑞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技术副总经理陈息平如是说。

过去,在工业领域许多生产流程中,伴随着海量的热量流失,也就是“废热”。现在,它们正被利用起来,在为企业降本的同时,也实现了服务方案提供方和应用企业的双赢。

为进一步落实淄博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工作要求,围绕工业节能、降碳、节水、综合利用、环保等重点领域推广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装备,助力工业企业“双提双新双好”,3月26日,淄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节能专场采访活动走进淄博两家企业,探寻废热变宝的故事。

山东瑞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淄博经开区,聚丙烯酰胺是其拳头产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采、污水处理、洗沙选矿等领域,目前年产能在5万—6万吨。

26日下午,记者走进其中一条2万吨生产线车间,看到的是一幅机器隆隆作响、叉车进出装卸的忙碌生产场景。陈息平介绍,生产聚丙烯酰胺的主要原料是自产的丙烯酰胺,使用多元共聚工艺,通过配液、无氧聚合、粗造粒、细造粒、烘干等工序产出成品。

“这条线现有两套烘干设备,通过蒸汽加热热空气,热空气再和物料进行交换。现在回收利用的热能,主要就是换热之后的尾气。这种低品位热量有50—60℃,改造之前是直接排放掉了。”陈息平说,在回收利用热能的同时,在冬季气温够低时还可利用高效换热器将自然冷能吸收进来,对物料进行降温。

陈息平所说的高效换热器,是博一新能源提供的高效MHPA气-气换热器。淄博博一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工程部项目经理王鑫告诉记者,通过换热器可以将五六十度的烟气换到三四十度的热空气加入干燥工序,实现节能目的。

根据统计,该生产线在满负荷状态下,每月可节省300吨蒸汽使用量,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6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00吨。按照每吨蒸汽270元左右计算,一年可节约成本97万余元。

记者了解到,瑞海与博一作为供需双方,采取了全新的合作模式,由博一投资,采取能源合同管理,节省的能源成本进行分成,既提升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也实现了共赢。

淄博博一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红霞介绍,公司是一家利用大热平衡理论, 以微热管阵列为工具,提升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推进科技进步的企业。微热管阵列是国际知名热控专家、博一新能源领军人物赵耀华教授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专利,被行业称为超级导热材料,其热导性能是铝的5000倍,石墨烯的200倍,换热能力是传统圆形热管的10倍,同时实现了导热器件(传统热管)到新型超级导热材料的革新,在热控、新能源、节能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徐红霞说:“在瑞海节能项目上,我们通过低温余热回用、反应釜自然冷能制冷,构建了一个大热平衡体系。像这种五六十度的低温热,以前全行业都是扔掉的,现在依托微热管阵列做的超级导热材料,可以把这种低温热拿30度回来用。以前所有反应釜都是用冷机来制冷的,现在我们用微热管阵列做的冷却塔,可以把室外的冷转换成冷能用于反应釜,不足部分再使用冷机,极大节省了电费。”

多年来,淄博市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工信部门围绕节能、降碳、节水、综合利用、环保等重点领域,依托淄博市入选国家、省各类绿色低碳先进工艺技术装备目录,建立绿色低碳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装备库,截至目前,入库工艺技术装备40余项。2025年面向入库的工艺技术装备企业,工信部门开展了绿色化案例征集工作,遴选确定了节能、降碳、节水、环保、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应用案例11个。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孙渤海 通讯员杜以晴)

责任编辑:李中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