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阳信名中医张道通:为民解沉疴,义诊践仁心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5-03-28 14:02:11

在家乡100公里的范围内,他可以免费为患者把脉、诊病和开方,绝不接受任何礼物与金钱,对于有特殊困难的患者,他在义诊之外还积极给予帮助,如果诊治没有效果也不收费。他是阳信县名中医张道通。

张道通自幼随祖父学习传统中医,涉周易,纳五行,是祖传全科中医,擅长扁鹊心法诊脉,运用六经辨证,善辨疑难杂症,以循经给药为特色,对于中医经络病、脏腑病、情志病及西医常见病、多发病疗效显著。

他从医五十余年,治愈患者遍布国内外,如今虽已七十高龄,依然坚持每周坐诊,为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把脉祛疾;他承诺,在自己家乡方圆百公里内,免费看病,一律谢绝患者送的礼物、礼金等,用行动诠释着何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      

张道通(右)正在为患者把脉。

悬壶济世,专攻疑难杂症         

1954年,张道通出生在滨州市阳信县,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便随祖父学习传统中医,7岁便认识多种中药材。涉周易,纳五行,是祖传全科中医,擅长扁鹊心法诊脉,运用六经辨证,善辨疑难杂症,以循经给药为特色,治疗五脏六腑常见病多发病,在脾胃病、妇科病方面有突破性成就。当初,在村里当赤脚医生时,一双草鞋、一件粗布衣、一个木质医疗箱,就是他行医的全部家当。那时他时常走在田边地头,走进农户家庭,不管春夏秋冬下雨下雪,只要村民有病,他随叫随到热情服务,深受村民百姓的赞扬。

张道通(右一)正在跟患者交流。

为民解沉疴,义诊践仁心

用药要“四两拨千斤”,是张道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讲究辨证论治,总是在用最简洁的药方和最少的剂量治愈患者,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时一味药究竟是用6克还是10克,他都要反复斟酌。 “你无需描述病症,我通过把脉就能诊断。”每每有患者前来就诊,张道通便会这样开场。3月24日,笔者在阳信采访张道通时,便现场领略到了中医的神奇。 面对一名患者,张道通对其右手把脉后,询问:“我想请教你三个问题:你是不是左膝关节疼痛,是否有甲状腺结节,还有你的腰部状况是否不佳?” 患者听后,脸上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连连回应道:“对对对,我今天来就是因为膝盖疼,吃了很多药都不管用,这都能看出来?真是太神奇了!” 简单、有效,不仅是张道通治病救人的理念,更是他朴素的生活哲学。张道通说:“不是说喝的药越多病好的越快,治病我遵循两个宗旨,第一就是不说病,全看脉象,第二就是看疗效,没疗效不收费。” 对于物质条件,张道通几乎没有什么追求。对于有特殊困难的患者,张道通在义诊之外也积极给予帮助,并热情接待前来求教的中医药爱好者。

张道通(右)正在为国外友人诊治。

中医要“争气”,关键在传承

在张道通看来,中医与西医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医值得传承好,也需要传承好。“中医几千年的积累是一座宝库,前人流传下来的经典药方,只要懂得辨证施治依然具有实用价值。”张道通说,“中医要争气,关键在于传承。”目前张道通的学生有1000余名,他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学生团队深入基层,进行义诊及巡诊,足迹遍及滨州、德州、天津、北京等地。

目前,张道通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五级师承班授课教师、山东省临床骨干能力提升三经传承培训班主讲嘉宾、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中医药传承工作委员会副主委、尼泊尔环喜马拉雅国际传统医药研究院的终身名誉教授、中国-尼泊尔中医医院业务院长、山东省高顺庆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通讯员 翟成新)

责任编辑:刘晓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