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挑大梁 看担当|汶上县: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齐鲁红星 | 2025-03-28 17:45:41原创

来源:大众新闻

按:党建兴,则事业兴;党建强,则发展强。依托大众新媒体大平台,大众日报·山东党建云平台启动“挑大梁 看担当”大型融媒互动活动(投稿邮箱dzrb1939@qq.com),挖掘齐鲁大地各级党组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全省共建“挑大梁 看担当”党建案例库。 以下为本期入选案例。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组织工作要“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省组织部长会议提出五个方面聚焦加力的具体要求,为组织部门在改革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组织部门应主动向发展聚焦、为发展赋能,着重突出“四个导向”,强引领、促担当,切实发挥组织职能、做强组织保障,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突出目标导向,聚焦改革发展、统筹干部资源。干部队伍是组织的第一战略资源,既要在储优、选准、用好上下功夫,也要加强激励,确保干部担当精神、作风能力与改革任务精准匹配。一要强化“储备”,对干部情况“心中有数”。大力实施干部储优计划,分类建立党政正职、年轻干部等储备库,通过“项目+干部”一线专题调研等平时掌握情况,对优秀干部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多人比选、择优使用,以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二要系统“培养”,为干部成长“搭梯筑台”。深入实施“履职能力系统提升”“专业化干部精准培养”计划,分领域分层次举办招商干部、金融干部、年轻干部等专题培训班。加大“走出去”学习力度,探索“发达地区考察+本地项目观摩+专题交流研讨”模式,把课堂拓展到发展最前沿、一线主战场,增强干部发展意识、竞争意识、创新能力。三要加强“激励”,为担当干部“站台撑腰”。探索建立激励担当作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力度,让干部安心干事、无后顾之忧。完善职级晋升择优竞争机制,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年限顾虑,释放激励“乘数效应”。研究制定能上能下实施细则,加大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调整力度,释放“能者上、庸者下”的强烈信号。

突出问题导向,紧盯短板弱项、织密组织体系。带着问题干工作,是基层工作的重要方法论和有力抓手。聚焦瓶颈制约,强化有解思维,在破解难题中打开局面、取得突破。一是乡村振兴要聚力建强“两支队伍”。一个是村党组织“带头人”,坚持抓镇促村,县乡村三级联动开展村情分析研判、加强后备人才储备,聚力破解结构不够优化、“后继乏人”问题。另一个是“乡村振兴合伙人”,探索构建“村集体+合伙人+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让“合伙人”引得来、用得好,符合条件的纳入村干部队伍。二是基层治理要充分赋能“两个主体”。一个是“基层干部”,提供治理服务的主体。聚焦减负增效,依法依规厘清职责权限,持续优化干事环境,让基层干部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干有用的事上”。另一个是“人民群众”,基层服务的主体。聚焦群众满意“第一目标”,全域推进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党群服务中心利用率,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三是新兴领域党建要持续做实“两个覆盖”。坚持组织覆盖、工作覆盖同步推进,有形覆盖、有效覆盖协同发力,突出抓好行业协会商会党建,探索“党建+商会+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企业间信息联通、资源共享、利益联结,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与发展同频共振。

突出效果导向,深化产才融合、激活创新动能。聚焦产才融合,强化平台赋能、服务升级,构建“引育留用”全生态体系,全力提升人才服务发展质效。一是强化项目牵引,扩大“引才”优势。紧扣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绿色化工、机器人等主导产业需求,大力实施领军人才“集聚”、创新人才“倍增”、技能人才“支撑”行动。按照“面向京沪、对接济青,飞地研发、汶上转化”思路,扶持龙头企业在外成立“飞地”研发中心,做强创新研发智力支撑。二是强化平台赋能,提升“育才”质效。强化“链式思维”,按照“一链条一平台一团队”思路,支持新风光电子、西曼克机器人等链主企业与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共建科研平台,延链集聚创新人才。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鼓励创新自主评价、新型学徒制培养制度,培育更多急需高技能人才。三是服务迭代升级,做优“留才”环境。对标发达地区,升级“人才飞地”政策,对带技术、带资源的“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给予同等扶持,从“全职留人”向“灵活引智”转变。以县域营商环境争优年为主题主线,持续解决好人才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实际困难和“关键小事”,力争企业、人才满意度达到100%。

突出责任导向,强化闭环管育、锻造先锋队伍。面对党员教育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扛牢责任担当,保持严的基调,采取积极措施,始终确保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一是全面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聚力严把入口,深化党员发展对象县乡联合考察、组织部直接联系党支部“两项制度”,加强全面审查、深度了解,确保党员发展质量。聚力畅通出口,探索举办党员回炉教育培训班,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违纪问题,保持党员队伍“源清质优”。二是全面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实施党内政治生活规范行动,编印标准化操作手册,持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深入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活动,创新“数智+”宣讲课堂,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基层党员直接培训。深入开展“发现榜样”“我和我的支部”等活动,打造先进典型专题电视片,用身边榜样激活先锋力量。三是全力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大力开展“党员领跑”“先锋护网”等系列活动,建立“党员应急第一响应人”机制,引导党员在本职岗位、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突出抓好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完善“三级联抓”“两地共管”制度体系,用好流动党员丰富的人脉资源、信息渠道,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招商线索征集活动,引导反哺家乡、两地奉献。

策划:吴永功

统筹:李扬

作者:张钦国

责任编辑: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