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法院“牵手”学校 为少年撑起法治晴空
滨州民生 | 2025-04-01 16:44:26
通讯员 张小雪 报道 来源:
近年来,惠民县法院积极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模式,与学校深度“牵手”,以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沟通、常态化教育为载体,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法治晴空,助力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法治环境。
模拟法庭解锁“沉浸式”学法
“被告人有最后陈述的权利,你最后还有什么向法庭陈述的吗?”
“希望合议庭能给我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判处我缓刑,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遵纪守法。”
……
近日,一起改编自真实案例的故意伤害罪案件在临时搭建的“校园法庭”里开庭,惠民县第一中学学生化身为法官、公诉人、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模拟庭审,现场气氛严肃紧张。从宣布法庭纪律、核对被告人身份,到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再到被告人最后陈述,整个庭审过程有条不紊、规范严谨,高度还原了真实的庭审场景。
模拟法庭庭审结束后,惠民县法院刑庭副庭长王珍对庭审进行指导点评,充分肯定了学生们的精彩表现,同时针对庭审过程中的细节进行了讲解和建议。此外,她还结合模拟庭审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具体法律条文,向学生们普及了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法治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法官信箱架起沟通桥梁
在模拟庭审之外,惠民县法院法治副校长工作再添新举措——一批“法官信箱”在辖区15所学校正式挂牌启用。这些印有法治副校长联系方式的银色信箱不仅成为校园法治教育的新地标,更架起了青少年与法官之间的“连心桥”。
信箱悬挂在校园内学生触手可及的位置,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法律困惑、心理困扰或对校园法治建设的建议投入信箱。法治副校长负责每周收集来信,并将针对学生们在信件中反映的问题给予专业、及时地解答,确保每一条来信都能得到认真对待和有效回应。
谈到开设“法官信箱”的初衷,惠民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永峰介绍道:“近年来,我们虽然努力通过法治课堂、庭审观摩等方式向学生们普及法律知识,但因为时间和场合的限制,与学生们的交流不够深入,现在信箱的设立让法治教育有了更温暖的打开方式,希望能够有效推动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从‘单向普法’到‘双向互动’转变。”
常驻课堂照亮成长之路
“同学们,如果遭遇校园欺凌,该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在惠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法治课堂上,惠民县法院辛店法庭副庭长郭娟娟结合典型案例,向学生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这是惠民县法院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的生动缩影。2024年以来,法院在辖区校园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选派各业务庭中层干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走进校园开展“订单式”普法。
法治课程不仅涵盖宪法、刑法等基础法律知识,还聚焦校园欺凌、网络诈骗等与青少年息息相关的话题。法官们通过互动问答、情景剧演绎等形式,让晦涩的法条变得通俗易懂。此外,惠民县法院还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师生走进法庭旁听真实庭审,零距离感受司法威严。据统计,2024年以来,惠民县法院累计开展法治课堂18次、指导模拟庭审2次、组织庭审观摩3次,覆盖师生2000余人次。
“法治副校长不是‘挂名’,而是实实在在的‘护航者’。”王永峰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常驻课堂”机制,推动法治教育从“偶尔参与”转向“长期陪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法治正能量。
责任编辑:宋静涵
责任编辑:宋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