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平度市蓼兰镇:从“110不进村”到矛盾纠纷不出镇

地方法治 | 2025-04-03 15:07:49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近年来,平度市蓼兰镇紧扣“实体、实战、实效”目标,以打造“110不进村”品牌为主线,创新构建“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数字赋能、机制协同”的综治新格局。

党建引领强根基 织密四级联动“责任网”

蓼兰镇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综治中心建设全过程,构建“镇党委—新村党组织—网格村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体系。

激活党建“动力源”。设立513名党员中心户和2300余名联户党员,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包户服务,累计走访2.4万户,解决群众诉求300余件,推动“有事找干部”理念深入人心。结合党建“‘蓼’聊知心话”主题实践活动,党员干部坐炕头、蹲地头、站街头,现场为群众解决困难50余件,收集线索建议200余条,群众参与感、满意度持续攀升。

培育典型“强引擎”。全域推广“11N23”工作法,以大彭家村“巷长制”为样板,聚焦关键环节,抓好各村网格长这一关键,引导村民自治固本,形成“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压实维稳“主心骨”。严格落实《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规定》,建立“通报—约谈—组织处理”问责机制,明确班子成员分管领域维稳责任,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资源整合聚合力 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蓼兰镇以“资源整合、功能聚合”为目标,推动综治中心从单一调解向综合服务升级。

搭建服务“综合体”。规范化推进中心“一厅三区四室”建设,充分利用群众接待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分析研判室,建成以来累计接待群众1000余人次,“吹哨”调解200余场,实现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构建调解“共同体”。中心实行部门常驻、轮驻、随叫随驻机制,联合法庭、司法、公安等力量,形成“社区律师说法、镇干部说理、村干部讲情”的多元调解模式,2024年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88起,调处率95%以上。

跑出服务“加速度”。与便民服务大厅、司法所一体化办公,优化“一站式”线上平台运行,为7个业务部门和10个组织力量开设独立账号,2024年线上受理纠纷46条,通过动态监管案件办理进程,群众办事效率明显提升。

创新机制促长效 构建治安防控“全链条”

蓼兰镇聚焦治安隐患源头预防与高效化解,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络。组建1600余人的“打更巡防”队伍,重大节假日期间,累计开展巡查30余次,配合智慧安防系统,形成“人防+技防”联防联控格局,群众安全感得到有效保障。严格落实网格员日调度机制,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通讯员 董子豪)

责任编辑: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