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谈环保,应该怎么谈?这场比赛给出答案
赵永宝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5-04-03 18:57:54原创
大学生谈环保,是纸上谈兵吗?4月2日,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举办的“生态环保 绿色传承”主题演讲比赛引发关注。环保行动金点子、金句不断,一个个真实故事发人深省,一条条倡议令人振奋。
“种下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六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当科技创新遇见环保使命,青年学子如何用智慧与热情书写绿色未来?”演讲中,参赛选手一言一语中尽显青年风采,一举一动中传承绿色使命,讲述的故事中,既有对‘草木根系’传承的敬畏,亦不乏对低碳生活的创新构想。让我们以青春之名起誓:做绿色火种的传递者,做生态文明的造浪者,让世界看见中国青年的绿色担当!”参赛选手陈丽翰同学讲述的塞罕坝的故事令人动容:“55年前,一群和我们年龄相仿的青年,在塞罕坝的荒漠中弯下腰,种下第一棵树苗时,他们选择用青春对抗风沙;今天,当我们在快递站拆开包裹后,选择将纸箱投入可回收垃圾桶时,我们也在用行动书写同样的答案——生态环保的薪火,正由代代青年的选择接力传承。”
选手们介绍的案例也让在场的评委听众感触颇多。例如,在南京理工大学,学生们用废弃外卖盒搭建的“塑料花园”,让500公斤白色污染化身艺术装置;在浙江大学,一支学生团队研发的“AI垃圾分类小程序”,已帮助30个社区提升分类准确率;清华大学的“零碳未来”团队,用18项专利技术助力乡村减排;就像厦门大学的“红树林守护者”,七年种下10万株“海岸卫士”。有选手饱含深情地说:“在我们的校园里,你是否注意到——二手教材循环计划让书本流转率大大提升,这看似微小的行动,正是一场‘从指尖到心间’的绿色觉醒,当我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时,青春便与青山绿水产生了化学反应”。
活动临近尾声,比赛评委、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颖卮教授点评说:“期待你们以今日之思为起点,在未来的国际环境论坛、跨境生态治理中,既展现中国青年的专业素养,更传递东方生态哲学的和合之道。”
从实验室的微观世界到胶州湾的碧海蓝天,青岛理工大学环境学子正以‘理工智慧’重新定义环保行动的边界。这场演讲比赛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绿色火种的传递——当科技创新的基因融入生态文明建设,青春之城的未来必将绽放更动人的碧水蓝天画卷。
(大众新闻·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永宝 通讯员 王登榜 罗荣)
责任编辑:赵永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