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小调解室”托起万家“大平安”——滨州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编制基层平安网

滨州民生 | 2025-04-04 12:37:25

来源:品质滨州客户端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小徐在一家公司的自动售货机买了瓶3.5元的苏打水,喝完后腹痛难忍,仔细一看生产日期竟已过期一个月。气不过的小徐投诉无效,一纸诉状送到法院,要求对方退还3.5元并支付赔偿金1000元。

收案后,迅速启动诉调对接机制,综治中心迅速行动,拟定基本调解方案,经法官同意后,当天联系双方达成调解,被告公司真诚向小徐道歉,并积极赔偿500元,现场微信转账纠纷在发生后3天内得到了妥善解决。

这场“闪电调解”是滨州市综治中心日常工作的缩影背后是滨州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强力支撑。这里聚焦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形成“说理、评理、明理、定理”多元解纷新模式,让社会治理更有广度、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

从一杯苏打水到千万赔偿案,从夫妻拌嘴到企业纠纷,“家门口的调解室”,讲述的是一个个带着烟火气的调解故事,编织成的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安心网。

一站式集成调处,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快车道

阳信县的王女士发现新房漏水,物业和邻居互相推诿。她试着拨打阳信县综治中心电话

当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上门调和,以“拉家常”的方式与当事双方沟通,被申请人态度明显转变,配合查明漏水原因,物业上门为其进行了免费维修。10天后,综治中心电话回访王女士,了解到问题没有反复,与邻居也和好如初。

“以前听说调解要跑七八趟,没想到现在一个电话就上门来调处”王女士感慨。

阳信县综治中心主任王勇坡说:“劳资纠纷、婚恋家庭、邻里纠纷等矛盾如果不断集聚,可能演变为重大社会风险。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优化‘访调诉’衔接机制,推动适合调解的信访事项、诉讼事项前端处置,有效防止了矛盾转访、纠纷成讼。”

各种社会矛盾“一站式”反映、一站式调处源自资源的“集合”。滨州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集成调解资源,统筹做好矛盾纠纷受理转办、协同调度、跟踪督办、评估反馈等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只跑一地,一地办好”。截至目前,县、乡综治中心覆盖率均达到100%。

同时,在综治中心内部完善受理处置机制,按照调解优先原则,设立诉讼纠纷调解前置程序,实行“一窗受理”,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性质,除必须立案的诉讼纠纷,各类民商事案件、交通事故案件、行政诉讼案件,通过导诉引流、分流指派等方式进行诉前调解。截至目前,县、乡两级综治中心共进驻调解组织249个,个人品牌调解室111个。

惠民县魏集镇的冯某被微信好友借走3500元后拉黑。该案标的小,但是同样不能轻视。调解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都在上海,调解员经过多轮电话及微信沟通,“云端”逐项展示转账记录、身份核验截图,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协议,周某将借款归还。

这场“云端调解”的背后,是滨州“线上+线下”融合,实现数据赋能的成熟。近年来,滨州各级综治中心通过“山东解纷码”应用,全方位收集群众纠纷诉求,动态研判社会稳定风险隐患,数据赋能社会治理。

3月初,无棣县棣丰街道馨安社区居民刘女士通过“山东解纷码”提交了餐馆欠薪线索,馨安社区综治工作站2小时内响应,指派调解员邵付民处理,邵付民以“阶梯式调解法”精准破题,5天内促成了双方和解。

今年以来,滨州市立足矛盾分层化解、风险梯级防控,进一步延伸矛盾摸排调处的“神经末梢”,探索建立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形成“631”基层治理工作模式,60%以上的一般矛盾风险化解在村(社区),30%的重大矛盾风险化解在乡镇(街道),10%的疑难复杂矛盾风险化解在县区,切实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系统性、精准性和实效性。

专业赋能增效,打造分层分类调解新标杆

在博兴县庞家镇调解员老尹看来,调解不是“和稀泥”,而是一门技术活,得有专业精神。

2025年春节前,52岁的王女士在丈夫的陪伴下举着工伤认定书来讨说法:她在车间摔成九级伤残,企业却以“超退休年龄”“没交社保”为由拒赔。

老尹没急着调解,而是带着夫妻俩找律师、查案例,把标准和依据算明白。

7天后,双方坐下来,按照专业的法律意见和专业部门出具的鉴定书,开始心平气和地商议,最终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由企业向王女士一次性支付人民币10万元整,双方握手言和。很快,王女士的赔偿金赔付到位。

专业塑造品牌。近年来,滨州各级综治中心均设立基层党组织,引领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实施县乡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工程、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行政复议员队伍建设改革工程,718名专职人民调解员、992名部门业务骨干纳入调解力量专家库。

专业成就品牌。

沾化区利国乡,居民们遇到麻烦都爱找“利即调”调解室。去年夏天,王先生和妻弟因琐事闹翻,妻子夹在中间抹眼泪。调解员没讲大道理,而是打起“心理疏导+亲情牌”的组合拳,让“利即调”成了当地口碑担当。

滨州的调解品牌不止于此:无棣县“棣一时间”推行“早预防、热跟进、冷处理、暖回访”四步法;

阳信县把金牌调解员照片挂上墙,打造“商兴春调解室”等10余个明星团队;

博兴县交通事故调委会挂着满墙锦旗,退役军人徐楠楠2020年入职交调委以来,调解案件800余件,2023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夯实源头预防治理,推进矛盾排查化解全周期

2025年3月,高新区小营街道综治中心接到居民张大姐的求助。其反映自结婚以来,丈夫高某多次因生活琐事实施家庭暴力,最近一次冲突后已向区民政局申请离婚,现处于离婚冷静期内。张大姐希望就财产分割问题进行协商,但更期待通过调解化解矛盾,维系婚姻关系。

综治中心立即安排司法调解员、社区干部开展三次深度调解,司法所教会张大姐申请人身保护令,社区干部带男方看反家暴纪录片,并签下《矫正承诺书》,保证从今往后好好对待妻子,有争议时互相商量,坚决不能动手,不两个人好好过日子。

这种“早发现、早干预”的机制,源自滨州注重“治已病”防未病”结合,实现预防走在排查前排查走在化解前化解走在激化前的努力

排查基于职能部门和“12345”政务服务热线等平台载体,以及群防群治力量收集的信息数据,做好社情、民情、警情、访情、法情、舆情“六情分析”,及时预测、预警、处置苗头性倾向性的不稳定因素。

化解聚焦8类重点矛盾纠纷和16类重点行业领域,分类建立解纷机制,推动纠纷类型化、集约化解决。

优化“诉调对接”机制,减少司法诉累,设立诉讼纠纷调解前置程序,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性质,除必须立案的诉讼纠纷外,各类民商事案件、交通事故案件、行政诉讼案件,通过导诉引流、分流指派等方式进行诉前调解。

无棣县佘家镇,调解员听说两村民因抽粪车闹翻,立即顺藤摸瓜,发现背后竟藏着1.4万元政府补贴纠纷。通过动员亲属劝说、组织双方“吐槽大会”,不仅化解了眼前矛盾,还避免了一场潜在诉讼。

对于历史积案,滨州更展现出破冰勇气。在阳信县信城街道某村两户人家为一条路堵了15年。当地成立以“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为主体的工作专班联合律师、家族长辈多次上门,终于让两代人握手言和。

走在今天的滨州,调解不再是冷冰冰的程序,而是带着温度的生活艺术。综治中心不再只是挂着牌子的办公楼,而是融入市井生活的“平安驿站”。

2024年,全市累计化解矛盾纠纷8万余今年以来,全市综治中心共受理问题诉求1513件,矛盾纠纷8542件,按期办结率99.95%。

责任编辑:罗军

责任编辑: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