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DNA为烈士寻亲,18次出征助227位无名烈士与家人团聚
大众新闻客户端 段婷婷
2025-04-05 15:58:15原创
“姥爷,这是我母亲坟前的土,我带来了,77年了,母亲终于再次见到了她的父亲。”4月1日,在济南历城革命烈士陵园许维峰烈士墓前,来自威海市荣成市人和镇靖海卫村的张英姿和弟弟张辉把一抔黄土,撒在了墓碑旁。
墓碑前,大饽饽、香烟、水果、蔬菜、茶……祭品摆得满满当当。“这些大饽饽是我对象做的,菜是我俩一起做的。您这么多年没尝过原汁原味的家乡菜了,今天我都带来了。”张辉有些哽咽。“姥爷,这是我给您买的小蛋糕,你们那个年代吃不到,今天我也给您带过来了。”张英姿已经泣不成声。
1946年8月,27岁的许维峰应召入伍,成为华野9纵的一名战士,1948年9月在济南战役中光荣牺牲。
“我妈妈2岁时,姥爷就去打仗了;4岁时,姥爷就去世了。妈妈根本不记得姥爷长什么样子。因为一直不知道姥爷遗骸在哪,我们只能在姥姥坟旁立碑纪念。” 张辉说,知道姥爷牺牲在济南后,这些年来,他们也曾多次到济南的多个烈士陵园查找,但一直没找到。
2021年起,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创新运用DNA技术为无名烈士寻亲。今年3月,无名烈士寻亲队伍第十八次出发。“这次我们带了21条线索,前往威海、烟台为烈士寻亲。”济南革命烈士陵园(济南战役纪念馆)陈列部主任周光涛介绍,最终为13位烈士找到了亲人,许维峰就在其中。
与姥爷相见,张辉既高兴又悲伤。他说,高兴的是这么多年来寻亲终于有了结果,悲伤的是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与姥爷零距离接触是在墓碑前。张英姿把想对姥爷说的话写成了一封长长的信,轻放在姥爷的碑前。她还特意把姥姥的照片以及爸爸妈妈的照片都带来。祭奠完毕,张英姿和张辉和小心翼翼地从坟墓旁取了一抔土。“我们要带回去,带到姥姥身边,让他们团聚,他们分开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张英姿说。跨越77年,一家人终于团聚。
像许维峰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1948年9月16日,济南战役正式打响,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在这场战役中,人民解放军2万多名将士血染泉城、5000多名烈士长眠济南,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争取人民解放的英雄之歌。令人遗憾的是,因当年大军转战、战事匆忙,有的烈士只能捧土为墓、削木为碑,有的甚至连姓名也无从考证,成为无名烈士。
2021年起,为改善烈士墓设施环境,济南革命烈士陵园启动墓区改造提升和散葬烈士墓迁建。抓住这一契机,济南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借助DNA鉴定技术,为无名烈士寻亲。
“烈士墓年代久远,多数只能从牙齿中提取样本。”周光涛介绍,目前已经在1676个济南战役烈士墓中,提取了1330个DNA样本,经过鉴定已有800多个提取到数据,可进行数据对比。“我们分批次地为这些烈士寻亲,其中许维峰烈士的DNA通过数据库比对后,找到了亲人,这是比较顺利的。”周光涛说,还有很多DNA信息涉及家族较多,线索指向不够明确,寻亲难度就很大。
目前,寻亲队伍先后出征18次,足迹踏遍两省16市的众多村庄,已为227位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找到了名字和亲人,并运用AI技术为57名烈士复原容貌。2022年、2023年、2024年的9月24日,在济南战役胜利日这一天,济南分别为首批和第二批、第三批寻亲成功的无名烈士立碑,让英雄得以与亲人隔空“团聚”。
“我们DNA比对数据库主要是省内的,目前也有不少省外的烈士亲属前来寻亲。”周光涛介绍,烈士寻亲工作还将继续,后期希望通过技术进步、数据库的范围扩大为更多烈士找到亲人。
(大众新闻记者 段婷婷 实习生 武咏洁)
责任编辑:刘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