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马拉松:沿运河奔跑,见证济宁港航崛起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4-07 09:02:03
当京杭大运河在晨光中泛起希望之光,4 月 6 日,2025 年济宁马拉松迎着朝阳盛大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近 2 万名跑者齐聚孔孟故里,用脚步丈量千年运河的古韵脉络,亲身感受 “孔孟之乡、运河之都” 所焕发出的蓬勃时代活力,体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的好客热情。
济宁,地处山东省西南部,位于鲁南泰沂低山丘陵与鲁西南黄淮海平原交接地带,处在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东邻临沂,西接菏泽,南靠枣庄与江苏徐州,北与泰安交界 ,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冲。而流淌其中的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全长 230 公里,作为整条运河中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河段,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跑者们沿着精心规划的赛道一路前行,当途经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时,一幅壮观的景象映入眼帘。宽阔的河面上,运输船队浩浩荡荡,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只排着整齐的队列,有序前行。船上装载着煤炭、粮食、建材等各类物资,这些货物沿着运河,运往全国各地,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船队行驶过,河面泛起层层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赛道上的选手们也排着整齐的队伍,奋力奔跑。他们中有专业的运动员,步伐轻盈而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节奏感;也有业余的跑步爱好者,虽然速度或许稍慢,但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坚定与热情丝毫不减。大家你追我赶,相互鼓励,汗水湿透了衣衫,却没有人轻言放弃。他们的身影与运河上的船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生动的画面,仿佛是历史与现代的对话,传统与活力的交融。
在漫长的岁月里,大运河见证了济宁的兴衰变迁。元明清时期,这里是漕运的关键通道,济宁凭借运河的水运之便,成为重要的商业中心和交通枢纽,河道总督署设于此处,负责保障大运河漕运的畅通。那时的运河畔,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济宁也因此有了 “江北苏州”“运河之都” 的美誉 。
如今,古老的大运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近年来,济宁充分挖掘 “黄金水道” 优势,大力实施现代港航物流突破战略,朝着 “亿吨大港、百万标箱、千亿产业” 的目标迈进,全力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快打造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济宁 167 公里的主航道已全部达到二级标准,物流贸易网络覆盖 12 个省区市、100 多个城市 。
除了运河风光与港航景象,本次马拉松的赛道还串联起了济宁众多文化地标与自然景观。跑者们途经碧波荡漾的太白湖畔,感受湖水的宁静与温柔;穿越四通八达的内环高架桥,体验城市交通的便捷与高效;路过承载人文情怀的文化中心与充满艺术气息的济宁大剧院,领略城市的文化魅力与艺术氛围 。
比赛过程中,济宁市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为这场赛事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道路两旁,满是为选手加油助威的人群,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旗帜,高喊着鼓励的口号,声音响彻云霄。志愿者们分布在赛道的各个角落,为选手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从补给分发到路线指引,从医疗救助到秩序维护,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 。
2025 济宁马拉松,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赛事,更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探寻,一次对城市魅力的全面展示。它让跑者们在挑战自我的同时,深入领略了济宁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运河文化以及蓬勃的发展活力。而那些奔跑在运河畔的身影,也成为这个春日里,济宁大地上一道最为亮丽且动人的风景线 。
文丨丁晓晓(融汇物产)
责任编辑:丁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