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跨越距离的温暖守护 聊城创新服务模式为异地养老家庭纾困

高凤霞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4-08 11:21:29原创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异地养老”成为许多家庭的选择。如何让失能老人在他乡也能享受专业护理服务,减轻家庭负担?聊城市作为全国首批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试点城市,通过创新异地待遇支付机制,架起了一座跨越地域的“暖心桥”。

政策破冰:异地养老不再“两头难” 

2022年,聊城在全省率先探索异地长护险待遇支付。今年,聊城进一步优化流程,打通参保地与异地护理机构的结算通道,实现“申请在聊城、护理在异地、报销零跑腿”。  

“过去异地养老家庭最头疼的就是两头奔波。”市医保中心长期护理保险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模式下,参保人只需向参保地提交材料,由本地医保部门远程评估失能等级,再与异地定点机构直接结算费用,“既保障了服务质量,又免去家属垫资、报销的麻烦”。

一个家庭的“减负记”

家住济南的冠县退休职工闫心灵一家,正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年过七旬的闫老先生因脑梗长期卧床,需鼻饲进食、全天照护。“每月护理费近5000元,加上治疗费,压力像座山。”其子闫先生坦言,得知聊城开通异地长护险后,他们立即提交申请。  

冠县医保部门接到申请后,迅速组织专家通过远程视频评估:镜头前,老人肌肉萎缩、意识模糊的状态被详细记录;家属展示的住院病历、日常护理视频成为重要依据。经严格对照《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闫老先生被评定为“重度失能三级”,次月即纳入保障范围。

如今,济南某定点护理机构每周三次上门为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记录经两地机构“云端”审核后,费用由聊城医保部门直接结算。“每月自付部分降至千元以内,关键是护理更专业了。”闫先生感慨道,父亲健康照护服务更优,精神状态也明显改善。

“云端”服务织就保障网  

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聊城建立起“三端联动”机制:参保地严把评估关,通过远程视频+大数据比对,杜绝虚假申报;护理地强化服务监管,要求机构上传护理记录、巡诊视频;医保部门搭建智能审核平台,实现单据“线上审、即时结”。  

以闫老先生为例,济南护理机构每月将巡诊表、护理记录邮寄至冠县医保局,工作人员24小时内完成审核并拨付费用。“过去报销周期至少1个月,现在10个工作日内就能到账。”冠县医保局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已成功办理多例异地长护险待遇支付。

让更多“银发族”老有所护  

截至2025年2月,聊城长护险已覆盖职工医保参保人员超70万人,异地待遇支付占比逐步提高。“长护险异地结算不仅破解了家庭照护难题,更推动了养老产业的区域协同。”山东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专家指出,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建立全国统一的失能评估标准和结算网络将成为重要趋势。  

窗外寒风凛冽,闫老先生家中却暖意融融。专业护工正在为他进行肢体按摩,仪器上实时显示的生命体征数据同步传至两地医保系统。这份跨越地域的守护,正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托起“老有所依”的安心。  

(大众新闻记者 薛良诚 通讯员 张汝亮 姚海嫤)

责任编辑:薛良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