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34名银行人被“红牌罚下”!一季度监管力度持续加强,贷款管理问题依然突出

姚文嵩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2025-04-09 10:31:08原创

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强,全国34名银行从业人员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终身禁业。其中,贷款管理问题成为处罚主要原因,包括贷款审查失职、风险管控缺失等。山东金融业一季度针对银行业共发出70余张罚单,涉及多家大型银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等,罚款总额超1500万元。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时,应更加关注银行的风险管控能力和合规操作水平。

70多张罚单剑指19家银行

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公告统计,山东省一季度针对银行业开出70多张罚单(按罚单公示日期统计),涉及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19家银行,28个分支机构,47个相关责任人,共计罚款金额1509万元。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地区在一季度未出现银行收到罚单的情况。

从罚款金额分析,国有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商行位列前三位。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有4家国有银行收到罚单,罚款金额为413万元;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上海浦发银行、渤海银行和民生银行6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收到罚单,罚款金额为505万元;聊城农村商业银行、山东省农联社、利津农商银行和商河农村商业银行4家农商行合计被罚210万元。

在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罚单中,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行因违规开展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融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同业投资资金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等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行政处罚29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158万元,为目前该类银行机构的最大罚单。其中,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分行因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照监管分局行政处罚30万元。

在农商行罚单中,商河农村商业银行因清收资金来自于违规发放的贷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未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等行为,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行政处罚110万元。而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也因监管标准化(EAST)数据漏报,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行政处罚20万元。

除此之外,今年省内还有3家城商行被开罚单,被罚款120万元。其中,德州银行被罚金额最高,德州银行烟台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烟台监管分局行政处罚40万元。同时,时任德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海阳支行行长李旭东和时任德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行市场一部总经理房功俊被警告处分。

济宁银行日照分行因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照监管分局行政处罚30万元;日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分行因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烟台监管分局罚款35万元。

贷款管理问题成处罚主因

从处罚的原因来看,主要包括:银承保证金来源于本行信贷资金,违规开展商业承兑汇票贴现融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同业投资资金被违规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以及多项贷款管理问题。

其中,提到最多的原因是贷款管理相关的各种问题,具体表现为票据贴现业务授信审查不尽职、集团客户信用证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审查不尽职、并购贷款审查失职、贷款风险管控严重缺失、流动资金贷款贷后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管理不尽职等。如,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诸城支行因贷款管理不尽职,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潍坊监管分局行政处罚35万元。同时,时任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潍坊诸城支行公司客户服务序列经理殷增辉被处以警告处分。

此外,还存在清收资金来源于违规发放的贷款、信贷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未按规定对贴现业务交易背景进行审核、未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企业划型不准确、浮利分费、监管标准化(EAST)数据漏报、监督检查不力、内控管理不到位、关联方认定不准确以及违规收费等其他问题。如,高密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因关联方认定不准确,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潍坊监管分局罚款35万元,同时,时任高密惠民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副行长董连吉被警告处分。

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者在选择金融服务时,应高度关注金融机构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自己的贷款申请得到公正、合理的处理。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省内银行人未出现终身禁业

从全国范围来看,2025年一季度,针对违法违规行为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共计34名银行从业人员被监管部门处以终身禁业的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一季度未出现银行从业人员被终身禁业的情况。

具体来看,2025年1月,有21名银行人员因触碰监管红线,被监管部门给予终身禁业的处罚。进入2月,又有6名银行机构人员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红牌罚下”,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到了3月,监管处罚的力度依然不减。依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数据统计,当月又有7名银行人被监管予以终身禁业的处罚。至此,2025年一季度有34名银行人被监管“红牌罚下”。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4名被处罚的银行人员中,来自六大国有行的违法违规人员占据了不小的比例,达到了13人,占比约38%。从公布的处罚原因来看,多数被处罚的银行人员涉及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贷款“三查”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违反了银行业的相关规定,也严重损害了客户的利益和银行的信誉。此外,还有部分被处罚的银行人员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而涉案,这种一般也涉及贷款违规问题。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姚文嵩)

责任编辑: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