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护航高质量发展
滨州政务 | 2025-04-10 11:34:50
来源:品质滨州客户端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今年以来,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目标定位,牢固树立“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的理念,创新构建"全周期、全链条、全维度"服务体系,打出便民利企"组合拳",以高效能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全周期服务体系,推动惠企服务提质增效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实施改革工程。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为导向,系统推进个转企服务升级与企业迁移登记、信息变更、注销登记集成改革,编制标准化服务指南,通过流程再造实现跨部门事项并联办理。改革后,企业信息变更实现“七个事项一表申报”,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减至1个工作日,材料精简率达70.59%;注销登记除涉海关事项外实现“即来即办”。推进涉企证照“一照关联”“一码通行”,上线滨州市“企业码”与电子营业执照联展联用系统,关联电子证照191项,实现企业对“企业码”统一管理、统一展示和统一应用。去年全市新设立经营主体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98.25%、存量经营主体下载率84.97%,连续两年均位居全省首位,企业登记效率位居全省首位。开发上线企业档案“容e查”系统,通过申请材料线上提交、线上修改、线上审核,自动识别企业登记机关,自动加盖登记机关查询专用电子章,实现了全市18万余家企业档案查询“零跑腿、无纸化”,目前,已为全市企业、律师、公检法机关提供档案查询服务11万余次。
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促进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着眼项目建设全流程,突破性实施全国首创改革。首创"租赁土地审批"新模式,明确投资者可以用土地租赁合同作为使用土地的证明文件,以自身的名义办理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打破全国各地工程审批手续“谁的地办给谁”的政策惯例,形成了“谁用地办给谁”的新机制,实施以来,全市有43个项目按此模式办理审批手续,盘活低效用地3413亩,拉动投资114亿元。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十证联发",全国首创将土地、能耗、污染物和水资源等要素保障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搭建“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十证联发”的服务模式,实现项目4大要素保障和开工前26个事项集成联办,目前,全市共接到60个项目的申请,可为每个项目节省100余天的手续办理时间。
建立"123"帮办代办体系,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为重点项目提供"立项到开工"全周期护航。即建立市县联动审批服务和帮办代办“1”个机制,建立省市重点项目未开工手续和工业类省市重点项目未开工手续“2”个台账,建立省、市、县“3”级审批事项清单,为重点项目逐一配备“项目管家”,深化“全流程”“一对一”帮办服务,助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健全全方位服务体系,优化营商服务生态格局
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聚焦工程建设项目、企业准入等领域,全面梳理审批服务事项,推动项目开工、道路挖掘修复、开办餐饮店等“一件事”取得实效,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门”,热线“一线应答”,推动实现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
创新建立“立体化”服务矩阵,搭建“线上+线下”融合平台,推出“中介超市”标准化建设规范,实现中介服务事项5类135项“一网选优”,平均节支率达21.5%。2023-2025年累计已举办24期“企业会客厅”恳谈会,参会企业125家(含金银铜狮奖企业29家),累计征集企业梦想157个,答复解决企业梦想157个,圆梦率100%。
滨州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普表示,“我们将持续以擦亮‘滨周到’服务品牌为目标,聚力服务‘三大战役’、全力实施‘三大行动’,积极探索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桩基先行、全面推广应用数字化电子营业执照等改革举措,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创优发展环境,为开创品质滨州建设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贡献审批力量。”
责任编辑:刘雪纯
责任编辑:刘雪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