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禹城市做好“三篇文章”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地方法治 | 2025-04-10 20:17:01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禹城市突出建、管、用“三篇文章”,全力推进县乡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努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围绕“建”字做文章

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法统筹、部门协同的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在中心硬件建设、力量整合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

坚持资源整合。市级综治中心将基层社会治理科、综治督导科等相关科室职能整合到综治中心,通过中心纠纷调解等10个窗口、入驻中心的7个行专调委会和法学会法律咨询专家等多种力量构建“10+7+N”工作架构。镇街中心统筹人民法庭、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广泛入驻中心,实现多线融合、合成作战,确保群众的各类诉求“有人接、有人管、能解决”。

坚持全面提升。建立市委政法委派员帮建指导机制,由政法委副书记带队分包全市11个镇街综治中心建设,加强工作指导督导,帮助乡镇解决中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每个乡镇不折不扣地完成好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围绕“管”字做文章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中心人员管理、定期会商研判等机制。完善登记、受理、转办、办理、督办闭环工作流程。

配强工作人员。市级中心入驻单位择优选派熟悉业务工作、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其政治素质好、矛盾纠纷化解水平高、群众工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入驻开展工作。乡镇突出实战性,注重挑选基层经验丰富的人员从事工作。

严格日常管理。制定入驻人员考勤管理、首问负责、监督评价等日常管理制度,构建起一整套行之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体系。

围绕“用”字做文章

提升三个能力。提升预警预判能力。完善诉调、访调、警调、检调等多种调解方式、多种调解资源互补联动的调解机制,加强各调解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对重大、复杂纠纷隐患的提前预判和及时处理。提升就地化解能力。各中心做到前有受理窗口、后有调解区域,采取集中作战、一呼多应,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遇到疑难复杂矛盾纠纷时,及时启动集体会商、联合攻坚。提升基层吸附能力。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集中宣传活动,提高综治品牌知晓率和接受度,引导群众到综治中心反映诉求。

做好三项重点任务。推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全面强化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社会治安风险。优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建立以划分微网格、建立微信群、认领微心愿、开展微服务、商定微公约、做活微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网格“六微工作法”,不断压实社会治理基础。夯实数字政法工作。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资源的建设汇聚,目前汇聚监控19053路;为铁路护路人员安装智慧护路联防系统,实现实时可看。依托“一站式”矛调平台、网格化智能平台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

(德州政法)

责任编辑:王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