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业务价值降了一成多!中国太保2024年总负债上升21.2%,责任险等“赔本赚吆喝”……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新闻
2025-04-11 15:42:25原创
近期,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太保”)公布2024年年报。根据年报数据,中国太保营业收入达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实现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业绩虽亮眼,但细看则发现其各业务板块问题不断。太保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受短险拖累,太保寿险保险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3%。
与此同时,中国太保存在内控问题。4月10日,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宿迁中心支公司收下监管部门罚单,机构及个人合计被罚款10万元。此前,太保财险曾因虚假理赔等多次被罚。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
2024年,中国太保营业收入达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保险服务收入2794.73亿元,同比增长5.0%;实现归母营运利润344.25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增长64.9%。截至2024年末,中国太保内含价值5620.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归母净资产2914.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8%;管理资产规模达35426.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2%。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7%、归母营运利润同比增长2.5%,在亮眼的经营数据背后,中国太保却面临有效业务价值同比下降达10.5%以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的问题。
投资收益方面,受利率下行的影响,2024年,上市险企新增及在配置固收资产到期收益率承压,导致净投资收益率水平同比下降。2024年,中国太保的净投资收益率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至3.8%。此外,其投资资产综合投资收益率为6.0%,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
有效业务价值是评估险企的有效保单在未来若干年能带来的利润贴现,它不仅代表险企当前的财务状况,还预示了其未来的盈利能力。2024年,中国太保内含价值为5620.6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太保有效业务价值为2128.92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10.5%。
从负债端看,2024年,中国太保的总负债同比上升21.2%至25164.26亿元。对于总负债同比增大,中国太保表示受业务规模扩大影响。
偿付能力方面,2024年,中国太保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2%,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56%,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在2024年年报中,中国太保表示代理人渠道深化队伍转型,强化业务品质管理。截至2024年年末,中国太保月均人力同比减少12.4%,较上半年同比增长0.5%,整体趋势进一步扩大。
产险承保综合成本率上升
产险板块是中国太保的优势业务之一,而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中国太保产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分出再保险合同净损失同比增加6.08亿元。
具体来看,产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98.6%,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其中,承保综合费用率27.6%,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承保综合赔付率71.0%,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2024年,太保产险分出再保险合同净损失8.43亿元,同比增加6.08亿元,主要受分出业务规模、分出业务结构以及相关业务赔付率影响;承保财务损失及其他32.24亿元,同比增长28.3%,主要受业务发展迅速,保险合同负债规模上升,导致负债的货币时间价值金额上升。
从不同险种来看,截至报告期末,责任险、健康险和企财险的承保综合成本率均超过100%,分别为103.7%、104.3%和103.8%。这意味着上述3类险种的承保业务成本超过了保费收入,导致承保亏损。以责任险为例,即公司每收取100元保费,则要支出103.7元用于赔付和运营成本,使盈利能力受到挑战。
寿险保险服务收入下降
产险业务承保综合成本率同比增长的同时,中国太保的寿险板块也面临着保险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3%等难题。
2024年,太保寿险的保险服务收入为835.19亿元,同比下降2.3%,对此,中国太保表示主要受短险业务结构调整影响,公司主动收缩亏损业务,强化风险筛选,促进短险业务品质提升及经营质效改善。从具体数据来看,太保寿险的保险服务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短险拖累。2024年,短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06.88亿元,较2023年的126.56亿元同比减少19.68亿元,同比降幅达15.5%。
此外,2024年,太保寿险保险服务费用为534.99亿元,同比下降6.4%,这一数据主要受负债成本下降、短期险业务结构调整带来的赔付支出减少等影响。具体来看,长险、短险的保险服务费用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长险同比下降5.3%至426.29亿元,短险同比下降10.7%至108.70亿元。
2023年起,险企银保渠道开始落实“报行合一”要求,银保趸交业务显著缩量,导致2024年险企的银保新单保费增速普遍出现下滑。从渠道来看,太保寿险以代理人渠道、银保渠道为主,而2024年银保渠道的新保业务出现明显下滑。2024年,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新保业务281.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32.91亿元同比下降15.6%。此外,团政渠道内,太保寿险的新保业务同比下降19.0%,由172.08亿元降至139.34亿元,减少32.74亿元。
2024年,太保寿险内含价值达4218.3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9%;新业务价值132.58亿元,同比增长20.9%,新业务价值率达16.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2024年,太保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012.43亿元,同比增长6.8%;保险服务收入实现1913.97亿元,同比增长8.1%。
此外,太平洋健康险、太平洋安信农险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出现同比下降,分别下降40个百分点、36个百分点。
虚构中介业务、虚假理赔
经营数据中问题不断,在实际管理中,中国太保也出现多种内控漏洞,涉及虚构保险中介业务等。
4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宿迁监管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宿金罚决字〔2025〕14号、15号)显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宿迁中心支公司因虚构保险中介业务被罚款8万元,时任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的赵城勇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2024年5月31日,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西监管局披露信息,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饶中心支公司及两位相关负责人因虚假理赔、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被罚款总计47万元。其中,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饶中心支公司被罚款40万元;时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饶中心支公司见习总经理助理的戴俊、时任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德兴支公司经理的杨晓明均被警告,并分别被处5万元、2万元罚款。
2024年4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海监管局机关发布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青金罚决字〔2024〕4号)显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宁中心支公司因给予合同外利益、虚列费用被责令改正并罚款70万元。此外,康晓东等三位相关负责人分别被警告并合计被处罚款27万元。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王天书)
责任编辑:王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