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审联动破难题 法护营商添动能——昌乐县人民法院“把脉会诊”助力黄金珠宝企业稳健发展
地方法治 | 2025-04-14 14:07:04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企业调整岗位需要哪些法律程序?”“新业态用工如何认定劳动关系?”近日,在潍坊昌乐某珠宝首饰公司的会议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会诊”正在展开。昌乐县人民法院联合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将裁审衔接联席会搬进企业生产一线,通过现场答疑、案例研讨、风险预判等方式,为黄金珠宝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精准把脉:破解“同案不同判”症结
在镶嵌车间机器规律的敲击声中,法官与仲裁员组成的“联合诊疗组”正聚焦黄金珠宝行业用工争议难题。“同一条生产线,相似岗位的加班费计算为何有差异?”面对员工代表的尖锐提问,贾立丽法官引用类案裁判数据库,结合新出台的《裁审衔接工作规程》现场释法。
针对珠宝行业普遍存在的“工价计算复杂”“淡旺季工时波动”等痛点,法官与仲裁员现场解释说明了包含15类典型案例的“法律适用对照清单”,从劳动关系认定到新业态用工纠纷,逐项明确证据审查标准和裁判规则。会上,双方就“带薪年休假计算”“岗位调整流程”等企业急难问题达成12项裁审共识,实现“一把尺子量到底”。
对症开方:定制法治体检套餐
“这份《劳动合同订立指引》就像法律版的‘产品说明书’。”公司法务专员展示着刚收到的“法治礼包”。法院与仲裁委针对珠宝行业用工特点,联合编制包含合同范本、工时管理、绩效考核等模块的标准化手册,配套推出“用工健康指数”评估系统。
更让企业惊喜的是“一企一策”服务机制。法官结合黄金珠宝行业电商直播、智能制造等新兴业态,量身定制《新就业形态法律风险防范指南》,建立“用工调整48小时法律预审”通道,将审查嵌入企业决策全流程。
长效固本:打造裁审一体生态圈
“这次联席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新起点。”昌乐法院副院长田青介绍,后期将通过建立季度会商、重大案件通报、联合培训等6项机制,大大缩短裁审衔接周期,提升劳动争议案件调解成功率,真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司法效果。
站在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外,看着一件件黄金饰品经过精密加工焕发光彩,司法护航企业发展的故事,正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沃土上续写新篇。据悉,该院已启“法护宝石之都”专项行动,计划年内为辖区珠宝企业完成全覆盖“法治体检”,以更精准的司法服务擦亮“中国蓝宝石之都”金字招牌。
(通讯员 巩传鑫 张荣斌)
责任编辑:李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