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县司法局坊前司法所:“非遗+普法”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地方法治 | 2025-04-15 16:19:52
来源:大众新闻·山东法制报
当雕刻技艺邂逅法治格言,当刺绣针脚勾勒宪法精神,一场传统文化与法治教育的“双向奔赴”在莒南县坊前镇初级中学上演。近日,莒南县司法局坊前司法所联合多部门举办国家安全日主题宣传暨“非遗+普法”进校园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有奖互动竞答+非遗展示”的创新形式,为400余名师生打造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化盛宴。
沉浸课堂点燃学法热情
坊前司法所所长许良良以网络游戏诈骗、校园欺凌等真实案例为切入点,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相关故事结合,进行详细讲解。“发现间谍行为要拨打12339。”在随后开展的法治知识竞答环节,随着七年级6班学生李冰洋的高声回答,课堂氛围被推向了高潮。学生们争相举起贴着法治贴纸的答题板,法治文具礼包在欢声笑语中传递,原本生硬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鲜活。
非遗匠心镌刻法治基因
教学楼里的非遗展区俨然成为最受欢迎的“第二课堂”。66岁的莒南县美协副主席徐广林手指翻飞间,“学法用法”的字样跃然竹篾之上;刺绣艺人胡海燕的针线在绢帕上绣出“宪法护航成长”;雕刻葫芦上“法安莒南”的烫金隶书遒劲有力。七年级的李同学跟着师傅学绣“远离校园欺凌”鞋垫,针脚虽稚嫩却认真:“我要把这个法治‘护身符’送给好朋友。”
文化传承厚植法治沃土
“这些承载法治密码的非遗作品,将化作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心田。”司法所所长许良良指着非遗作品介绍。校长曹学贞欣喜发现,课间围在法治文化角讨论案例的学生明显多了。
活动结束时,学生们捧着法治文具和手作非遗纪念品有序离场。九年级学生周同学在留言簿上写道:“今天才知道国家安全包括网络安全、文化安全,原来保护老手艺也是守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一部分。”这句感悟正是“非遗+普法”双效融合的生动注脚。
据悉,此次活动共展示非遗普法作品80余件,发放法律手册400余份。下一步,坊前司法所将继续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推动法治宣传与非遗石雕、剪纸、戏曲普法等更多形式结合,让法治基因随着传统文化的传承浸润青少年心灵,为平安校园建设筑牢法治根基。
(通讯员 李丽)
责任编辑:李金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