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蓼花河畔的老屋

齐迹人文 | 2025-04-15 18:04:01原创

来源:鲁中晨报

□ 关山海

蓼花河的水总是清浅的,像一条银亮的绸带,轻轻绕过村头。清晨的薄雾里,河水泛着粼粼的波光,映着两岸低头喝水的青翠的芦苇。游鱼在水中欢快地嬉戏玩耍。我常想,这条河是不是从山神守护的神泉里流出来的,不然怎么会这样清澈柔润。

老屋就在河边,是由清一色的石头砌成的农家小院。墙根爬满了青苔,斑驳的墙面上还留着儿时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迎面就是堂屋正中的八仙桌,桌上摆着父亲用过的青花瓷茶壶,壶嘴缺了一角,却依然倔强地昂着头。记得小时候,每到傍晚,父亲就会坐在这里,一边喝着自制的树叶茶,一边听我背诵课文。树叶特有的清香混着淡淡的山雾的气息,在屋子里慢慢晕开,给人一种温馨和安宁的感觉。

如今,屋前的菜园子早已荒芜,杂草丛生。但在记忆里,这里永远种着母亲最爱的扁豆、韭菜和辣椒,树枝扎起的瓜架上,吊坠着丝瓜和葫芦。清晨的露珠还挂在叶尖上,母亲就挎着竹篮来采摘。她的身影在晨光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园子边上有一棵老杏树,早春开满淡粉色的花朵,杏花落了,就结满一树的果实。我和小伙伴们常在树下玩耍。麦黄时节杏子熟了,我们就爬上树去摘,母亲总在树下喊:“小心些,别摔着!”

村口的老槐树还在,树干上那道深深的刀痕是我十岁时刻下的。那时觉得刻下自己的名字,就能永远留在这里。树下常有老人纳凉,摇着蒲扇,说着陈芝麻烂谷子的旧事,他们的皱纹里深藏着整个村庄的故事,像一本厚重的故事书,一页页翻过去,就是这个山村的历史。

蓼花河依旧在流,老屋依旧在等。河边的芦苇一年年枯了又绿,屋檐下的燕子去了又来。可是村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经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老人。我家所在的这条胡同,曾是村里最有人气的地方,从早到晚,人喧鸡鸣,充满了烟火气息。如今,人去屋空,一片寂静。此时此刻,我很想重演一下唐代诗人贺知章的故事,能见到几个孩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知道,这个故事只能发生在那个时代了。

不过,无论走多远,这条河都会在我的梦里流淌,这间老屋小院,都会在我的记忆里守望。就像母亲纳的千层底布鞋,针脚密密,缝进了无数牵挂;就像父亲泡的浓茶,苦涩里总有一丝甘甜。

夜深了,月光洒在河面上,碎成一片片银光。老屋在月光中沉默,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静静地守着流逝的时光。我站在门前,听着河水潺潺流淌,恍惚间又回到了童年,那些远去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又像是一生的时光!

责任编辑:石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