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豚里那些事儿|一根风筝线的三千年脑洞大赏

豚里那些事儿 | 2025-04-17 07:00:00原创

来源:大众新闻

每年的四月,潍坊的天空都会被风筝割裂成赛博江湖,这场狂欢的源代码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写下——墨子削木为鹞的瞬间,山东人便把逐梦苍穹的浪漫刻进了DNA。

从“木鹞三日不下”的硬核实验,到全球最大“露天天空艺术展”,一根丝线牵动着齐鲁大地三千年的造物雄心。


风筝之于山东

是科技与诗意的千年共生

墨子“利天下而为之”的工匠精神

化作潍坊天空

“万物皆可上天”的创造力

鲁班“三日不下”的飞行执念

演变为7432米龙头蜈蚣风筝的

吉尼斯纪录

对世界而言

这场持续42年的天空盛宴

不仅是非遗活化的范本

更成为文明对话的桥梁

这根穿越三千年的丝线

仍在编织人类对天空的共同想象

从木鸢坠地的战国黄昏,到万国风筝割裂云层的阳春四月,山东人用三千年证明:

真正的飞翔,从不是对抗地心引力,而是让文明以最轻盈的姿态,抵达世界的掌心。

注:

1、墨子造木鸢,最早记载于《韩非子·外储说》,"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

2、鲁班造木鹊,记载于《墨子·鲁问》,公输班(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3、韩信使用风筝的军事案例,取材于民间传说,供参考。

4、手绘对话部分为"创意演绎",欢迎留言互粉。

责任编辑:葛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