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新闻打开

《每周传媒资讯》(2025年4月11日·第898期)

传媒资讯 | 2025-04-17 20:42:27

来源:大众新闻·期刊中心

国家新闻出版署部署2025年报纸及其所办新媒体质量检查工作

微信公众号“编辑课堂”/2025-04-08

近期,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报纸及其所办新媒体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部署2025年报纸及其所办新媒体质量检查工作。

检查时间:2025年3月10日至10月31日

检查对象:2025年出版的报纸及其所办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头条号、抖音号等新媒体。

检查内容: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和出版形式质量。    

通知要求,各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报纸及其所办新媒体2025年出版、发布的信息内容进行随机抽检,检查质量保障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要结合工作实际,科学合理选取检查样本,确定抽检名单。抽检内容时间跨度不少于3个月,有条件的地区可随出版周期进行即时抽检。抽检报纸比例不低于本行政区域内报纸总数的30%,抽检新媒体比例不低于本行政区域内报纸所办新媒体账号总数的10%,其中党报、晚报、都市报等综合类报纸及其所办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客户端、头条号、抖音号等新媒体文字版面为必检内容。每种报纸随机抽检不少于5期,报纸所办新媒体每种随机抽检不少于3天。对群众举报频繁、违法违规问题多发、被列入年检缓验名单等的出版单位,要增加抽检样本,加大对管理规范和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督促限期整改,对严重违法违规问题要依法及时核查处理。


广电总局明确互联网电视直播监管细则

微信公众号”广电业内“/2025-04-09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遏制违规互联网电视业务增量有关问题的通知》(广电办发【2025】90号)(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电视直播业务的监管力度。

《通知》明确要求各电信运营商、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及地方有线网络公司停止新发展互联网电视直播业务;并要求各省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加强对辖区内违规互联网电视直播行为的监督;同时要求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局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及时核实处理违规行为。此举旨在坚决遏制违规互联网电视直播用户的增长,维护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秩序。

《通知》提出了三项核心要求,明确了各相关方的责任与义务:

1.停止新增违规业务

各电信运营商必须坚持不新增“互联网电视直播”业务,不新发展“互联网电视直播”用户,新发展用户必须为标准IPTV用户;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必须坚持不新增“互联网电视直播”业务,不新发展“互联网电视直播”用户;中国广电督导地方有线网络公司必须坚持不为新增违规“互联网电视直播”用户提供直播信号,不新增“互联网电视直播”业务,不新发展“互联网电视直播”用户。

2.严格监督与报告机制

各省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要承担主体责任,在确保发展合规IPTV业务的基础上,对属地是否存在新增“互联网电视直播”用户进行严格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立即向属地广电行政部门报告。

3.属地管理与常态化巡查

各省(区、市)广播电视局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接到各省IPTV集成播控分平台的有关报告后,要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同时每季度组织巡查,及时核实处理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违规“互联网电视直播”新用户的增长。


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启动

科技日报/2025-04-07

为引导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综合司7日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据悉,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数据要素价值共创的应用生态,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可信数据空间须具备数据可信管控、资源交互、价值共创三类核心能力。

《通知》提出,重点面向应用需求旺盛、发展基础良好、经济社会价值高、示范带动力强的领域,组织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经过两年试点培育,形成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探索数据资源规模化流通利用新模式新路径,积累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运营经验,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根据《通知》,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涵盖打造企业、行业和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3个主要方向。

围绕打造企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试点工作将支持龙头企业运营可信数据空间,深化数据驱动型创新实践,完善数据供给机制,丰富数据应用场景,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生态合作伙伴等协同开放共享数据资源。

在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方面,《通知》提出,面向新材料、科技、能源、物流、医疗等行业,支持培育特定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建立共建共治、多方共赢的数据流通利用机制,促进数据资源跨域共享和高效对接,构建高价值行业数据库、知识库、模型库。

为打造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试点,试点工作将围绕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求,探索公共数据融合企业数据创新应用的有效机制与激励措施,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

《通知》还明确了试点工作的6项重点任务:打造应用共创模式,构建数据资源高效流通机制,建立产业生态培育体系,构建可持续运营发展模式,推进可落地易复制的技术路径,探索数据空间互联互通等。


我国广告产业收入首次突破1.5万亿元

微信公众号“中国报业”/2025-04-11

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5万亿元,达15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十四五”时期以来共增长63.7%,年均增长率达13.1%。

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广告产业发展动能持续释放,经营主体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广告媒介价值持续提升。各类媒介广告发布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规模,达103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广告产业数字化进一步扩展。互联网广告发布收入89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占各类媒介广告发布收入的86.5%。以电视台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单位,互联网广告业务增长超过60%。广告产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广告助企、广告助农等活动广泛开展,15个省份广告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有力促进了品牌建设,拉动了市场消费。

我国广告产业的快速发展体现了市场需求扩大、企业预期向好,有利于打通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推动供需更好适配,为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河南日报》推出8连版特刊纪念红旗渠通水60周年

微信公众号“编前会”/2025-04-03

今年,红旗渠迎来通水60周年。这条“人工天河”不仅是水利史上的奇迹,更是一座镌刻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丰碑。为此,《河南日报》4月3日推出8连版特刊,聚焦这条永不断流的精神之渠,讲述红旗渠的动人故事。


《西海都市报》改版

微信公众号“编前会”/2025-04-07

4月7日出版的《西海都市报》在头版发表《致读者》,宣布全新改版,继续深耕民生领域,为读者带来更多贴近生活、实用有料的报道;加大对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的关注,拓展读者的视野;精心打造更多个性化的栏目,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同时,西海新闻客户端全新上线,将以更加多元的形式、更加及时的速度、更加深度的视角,为读者呈现新闻的全貌。

《西海都市报》创刊于1998年,由青海日报社主管主办,是覆盖青海省、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省级综合性市民生活报。

(本期责任编辑:王立纲 )

责任编辑: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