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打开

文化浸润人心 创新凝聚共识!城阳街道拓宽多维路径,打开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胡蕾   来源:半岛都市报·半岛新闻客户端

2025-04-17 21:24:38原创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城阳街道作为城阳城区中心街道,常住人口约34.8万人,实际管理人口近50万人,是全市人口最多的街道。近年来,街道以文化“两创”工作为重要抓手,通过“德治润心、服务暖心、参与凝心”的多维路径,实现社会治理从“管得住”向“管得好”的跃升,打开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让文化热度恒久地温暖人心

家风课堂让婆媳矛盾化为互相体谅,一句“家和万事兴”成为许多家庭的座右铭;社区大学课堂上,一句“妈妈,您辛苦了,我爱您”,让老人热泪盈眶,生活中再多的委屈也在顷刻间得到释怀;社区给每位老人不定期颁发学习奖状,老人回家后和孙子开心地说:“你看看,奶奶上学也得奖状了”……

0d7ba0ce-152353.jpg

仲村社区大学课间做小游戏,学员们开心互动。

浇花要浇根,育人贵育心。文化“两创”工作的核心,正是以文化浸润人心,以创新凝聚共识。在城阳街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让居民们见证了太多“润物细无声”的改变。

“现在一堂课的笑声,超过以前我在家一年的笑声。”凤凰山社区居民李爱华,这样形容自己的变化。李爱华曾是艺术团的文艺骨干,但前些年,她辞职在家全身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公婆,十年里,几乎没出过门。这两年,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她在家闷闷不乐,几乎抑郁,直到女儿给她报名了社区大学,她才在大家的帮助下,慢慢找回了自我。如今,她成了社区志愿者,成立了葫芦丝社团,免费为大家授课,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纪阿姨是大北曲前社区有名的“坏脾气”,以前遇到不舒心的事就骂,还愿意贪小便宜,邻居们都躲着她。自从去年到社区大学文化学习,她的心态慢慢发生了变化,每天笑呵呵,开开心心,和邻居们关系也和谐了。现在每天上午和老伙伴们一起做操、一起上课,下午一起打打牌、喝个茶,生活得既快乐又幸福。

为了让文化热度恒久地温暖人心,城阳街道持续在“一堂课”上下功夫,课程内容涵盖孝老爱亲、和睦乡里、忠义担当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传递给居民,打动人心。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积极融入本土文化,北疃社区将柳腔融入文化“两创”培训中,创作的《认钱不认爹》《锔裂缝》已在多个社区进行了展演,受到居民们的广泛喜爱;仲村、东旺疃等社区积极开设“国学亲子班”,让孩子们在心里根植孝、善、爱的种子。目前,街道累计举办文化“两创”培训班260余期,学员3万余人。

2cddd6c8-152351.jpg

城阳村社区举办千人拍打养正操活动。

此外,街道系统化推进“一段操”社区全覆盖,社区书记和两委成员参与率100%。常态化开展“一餐饭”进社区活动,建成使用助老餐厅15处,成立“为老”志愿服务队16支,各社区举办“集体生日”“邻里宴”“百家饭”等活动620余场。

将传统美德转化为治理效能

城阳街道下辖37个城市社区,随着新市民不断涌入,如何助力他们融入社区,打造充满温情的熟人社区,成为摆在眼前的一道难题。为促使居民从社区治理的 “旁观者” 转变为主角,街道创新举措,大力推动社区治理与文化“两创”深度融合。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借助文化“两创”课堂这一平台,与社区紧密相连,开启了社区治理的崭新篇章。

社区大学的“一堂课”,不仅学员受益,社区更是受益者。对此,凤凰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臧喜德深有感触。“社区大学的每期培训班、每节课我都参加,和居民在一起,如同家人,知百家事、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成为居民的贴心人。”臧喜德说,社区2022年6月正式成立,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因为彼此不熟悉,邻里不和谐、投诉频发,社区一直找不到打造熟人社区的有效办法,而社区大学恰恰为他提供了一把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1eec1fc2-152351.jpg

凤凰山社区百家宴。

社区大学的独特之处在哪里?臧喜德举了个小例子,课上,定期会有学员上台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和人生阅历,有位大姨非常激动,拿着话筒泣不成声,这是她60多年来第一次手拿话筒,第一次登上舞台,面对这么多人讲话。虽然她说的前言不搭后语,但是台下学员们用热烈的掌声给予她鼓励,给了她自信。正是这样敞开心扉的互动,打破了城市社区邻里间的那堵无形的墙。因为有了社区大学,社区先后成立了模特、剪纸、葫芦丝、太极扇、书法、文明养宠、鹊桥会等社团,学员们踊跃成为志愿者。

在农村社区,这种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西城汇社区大学办班初期有困难,居民们主动捐助音响设备、修门窗;东果园、后桃林等社区大学的志愿者和学员下课后主动到老弱病残居民家中帮忙打扫卫生、洗头洗澡,让社区大学课堂上的爱心传递到社区的每一个有需要的居民心里……是社区大学,让居民们对社区大家庭的认同感不断增强,学员们慢慢变成了支持社区工作的温暖力量。通过抓点带面、守正创新、精准施策,城阳街道以德治赋能基层善治,把传统美德深度融入治理工作,促使其有效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治理效能。

打造全区文化“两创”示范街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日益凸显,眼下,城阳街道正在围绕“一体两翼三支撑”的工作思路,以常态化机制为体,以“两创”+物业、“两创”+中医生活化为翼,为居民提供精准服务,以专题培训班、星光课堂、国学亲子班为支撑,不断拓宽受众群体,力争打造全区文化“两创”示范街道。

8b37f879-152351.jpg

城阳街道举办文化“两创”进物业工作座谈会。

值得一提的是,街道深入开展文化“两创”进物业,全面提升物业公司服务水平。同时利用文化“两创”平台嵌入投诉通道,在课堂中设置对社区和物业的意见反馈箱,实时收集居民意见建议。问题解决后,及时在课堂中予以反馈公示,把投诉和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融洽社区、物业、业主关系。今年4月,城阳区文化“两创”进物业观摩活动在城阳街道举行,通过实地参观交流,观摩组对文化“两创”赋能基层治理及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物业管理服务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

84a47b12-152352.jpg

和阳路社区大学为学员们进行中医诊脉及养生宣讲。

街道积极推进文化“两创”课堂与中医生活化深度融合,在社区开展的“一堂课”中,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和“治未病”理念融入其中,中医药科普体验以及中医义诊等广受居民认可欢迎。创新开展中医养生知识宣讲、养生锤非遗手作等活动80余次,让中医以更加亲民、更接地气的形式走进居民的日常生活,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文明历来有引导人们向善向好的传统,留下了许多崇尚文化、注重修养的佳话。城阳街道将继续守正创新,以文化“两创”激活基层治理动力,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半岛全媒体记者 胡蕾

责任编辑:高勇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