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加强辅助驾驶监管 2024年特斯拉OTA召回次数最多
陈嘉伟 来源:大众新闻·海报新闻
2025-04-18 15:31:30原创
西安某商场内的新能源车销售区
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有关产品准入和软件在线升级备案要求,听取汽车生产企业落实情况及建议。
会议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深刻领会《通知》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今年以来,智驾正在更多价格段车型上普及,但因智驾导致的事故,比如近期小米SU7事故等事件引发社会大范围有关辅助驾驶的讨论,这次会议被认为官方释放对智驾监管收紧的信号。
此次会议后,汽车行业内开始流传针对智驾监管的一系列具体要求,主要聚焦“收紧智驾能力的宣传”“规范智驾能力的使用”“严管智驾功能的部署和风险”三大方向。
有消息称,目前流传的要求细则堪称“史上最严”。具体细则包括:宣传中禁用“自动驾驶”“高阶智驾”“智驾”等名词,改为以“智驾等级+辅助驾驶”(例如L2辅助驾驶)进行描述;禁止使用“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名词(突出驾驶员必须有所控制,由人最终保证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敦促厂商从技术层面禁止驾驶员脱离,使用驾驶辅助必须对人脸ID进行识别(所有用户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和告知才可以使用驾驶辅助);不再受理不能确保驾驶员完全控制的功能,例如 “代客泊车”“一键召唤”“远程遥控”等。
4月18日,海报新闻走访了多家西安市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门店,不知是否因上述新规影响,店内销售人员对于车辆的辅助驾驶的介绍都较为谨慎。一些主打辅助驾驶体验的品牌会在静态体验中介绍相关内容,一些辅助驾驶处于二三梯队的品牌则不会过多介绍。在试乘试驾环节,部分品牌会对辅助驾驶相关功能进行展示,但主要集中在试乘环节。在消费者试驾环节,销售人员一般不建议消费者开启相关功能。
记者注意到,不少企业在重新审视辅助驾驶在宣传中的比重和对消费者的教育。4月15日,鸿蒙智行官方发布全民安全出行倡议,强调了规范使用智驾领航辅助。倡议书称,目前,问界M7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突破30万辆。车主数量的不断增长不仅意味着产品口碑的持续提升,更代表着守护责任的加重。截至目前,鸿蒙智行联盟品牌车型累计避免可能的碰撞超170万次。基于此,其倡议:一是遵守交规:不超速、不闯红灯、不占用应急车道;二是文明出行:礼让行人、文明停车、杜绝危险驾驶;三是安全智驾:规范使用智驾领航辅助(NCA)功能。
商场内的特斯拉门店
除了收紧宣传和规范辅助驾驶使用外,严管智驾功能的部署和风险也被称为是此次监管的重点之一。据了解,此监管措施的重点在企业的远程升级(OTA)上。
汽车行业转向电动化、智能化后,系统可以像手机一样通过OTA的方式实现新的功能,不少车企也将OTA次数作为车辆卖点,为了比拼上新速度,不少车企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时就展开推送,此后再通过OTA修补。
为了规范上述行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0年11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要求企业实施OTA升级活动消除汽车产品缺陷、实施召回的,应当按照《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组织实施,并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缺陷汽车产品。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3次,涉及车辆1123.7万辆,分别较上年增长8.9%和67.0%。实施新能源汽车召回89次,涉及车辆449.1万辆,同比增长180.1%,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40.0%。通过远程升级(OTA)方式实施召回19次,涉及车辆406.8万辆,同比增长246.8%,OTA已经成为汽车召回实施的重要方式。全年受市场监管总局督促影响召回26次,涉及车辆567.2万辆,同比增长42.0%,占全年召回总数量的50.5%。
另据统计,2024年特斯拉OTA召回次数最多,比亚迪、长安汽车、广汽传祺、极星、沃尔沃等车企也曾通过OTA召回车辆。
(大众新闻·海报新闻首席记者 陈嘉伟 报道)
责任编辑:邓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