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2025-04-22 17:25:10
第一次听《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这首歌,是2024年5月份,参加济宁能源内训师培训时。
登台汇报前一晚,彼时,大家都在准备自己的讲稿,关于如何开场,每个人都是焦灼、烦躁的。作为经常参加演讲比赛的选手,我算是大家眼中的“老前辈”,所以很多的同学过来跟我讨论,如何让开场有创意又稳得住台?
来自阳城煤电的司亚莉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小组的一员。讨论她的开场时,得知她是“土生土长”的落陵人,从小就是在矿区里长大的。我问她,那你小时候的“大院记忆”里,有什么是特别的或者难忘的吗?她讲到了大礼堂、说到了食堂打饭,聊着聊着,亚莉突然眼睛一亮:“我会唱落陵的矿歌,从小听到大的。”
于是,在那个深夜空旷的教室里,我看着她用手打着拍子,浅唱低吟:“微山湖畔,孔孟之乡,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无边黑暗中,一盏孤灯下,我看着她眼里的光如星辰般闪烁,那是梦回少年的幸福,那是始终相伴的坚守。没有什么比真情实感更动人,所以,这个开场最合适。为了让歌曲呈现地更立体,那个晚上,我和亚莉找了很久,终于找到了歌曲的伴唱视频,嵌入PPT,成为了她的开场。
那首她熟悉的旋律,助力了第二天她的优异表现,也让这首歌印入了我的脑海。
虽然我不是听着落陵矿歌长大的孩子,但作为也曾拥有“大院记忆”的人,在提到对从小唱到大的歌曲时,我也是有强烈共鸣的,也深深地理解,为什么在“落陵孩子”心中,这首《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是如此的动听又难忘。
后来,在准备自己的企业文化内训讲稿时,我也专门去收集、整理了《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这首歌诞生始末的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了“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 厚德致远”的落陵精神的产生背景。
始建于1970年的落陵煤矿,经历过三次井筒报废,终于迎来了用冻结法打井法打出来的第四口井的主井。在一次次失败中压抑的情绪,亟待大干快上的奋斗节奏去纾解:1975年第一车乌黑发亮的优质煤从井下拉到地面上,1976年正式投产,80年代初就达到了21万吨设计能力,后又改扩建为30万吨能力,创业者们用实干写下了“从无到有”的创业史。
企业要想发展,文化需打头阵,矿歌《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适时诞生了!这首歌煤矿人自己作词,由铁源谱曲、阎维文演唱,情感真挚的歌词、宛转悠扬的音乐配合深厚磅礴的演唱,犹如脚下这片热土般,于含蓄深沉处抒发浓情厚意,使人热血沸腾。
那时候,落陵煤矿每天上下班的时候都在大喇叭里播放矿歌:“微山湖畔,孔孟之乡,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奋战煤海.....”矿歌一响,大家都跟着唱,越唱越来劲头,越唱越有精神。
唱着这首歌,济宁能源人从落陵走出来,走向更广阔天地,高歌猛进成长为市属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
其实,歌曲从来都是我们精神生活和文化信仰里的重要载体。在2023年参加集团微党课大赛时,我也尝试用音乐微党课的形式,讲述红色歌曲与党建党史的链接。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从《东方红》里走出来的“为人民谋幸福”,共产党人的使命,根植在《春天的故事》里,那是敢为人先求发展的精神标尺,而百年大党的青春密码,就是《领航》中的“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我以3首经典歌曲为主线,串联起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最后以韩磊演唱的《我是共产党员》为结尾,既是歌曲对歌曲的呼应,也是对百年前的那首黄土高坡小调的回响。
对于每个与土地、企业紧密链接的人而言,难忘的歌曲背后是情感上不能割舍的牵绊,是心之所向、情之所往的磁场。
如今,第一批听着《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一歌长大的孩子们,应都已年过40了,他们中的大部分生长在矿山,又在学成后归来,成为济宁能源各个企业、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也是这些听歌的人,在新时代、新背景中,完成了对父辈江山的守业和开拓,并且以更加开放的战略眼光,实现了济宁能源从守望矿山到奔赴江海的新一程“创业”,于是,那首《矿山是我留恋的地方》成了难忘的记忆,属于更多人的《期待》被创作、被唱响,成为时代的新旋律!
“我们无惧风和雨,拥有共同的期待,踏浪前行,让汗水见证脚印……”企业文化之歌《期待》一经发布,受到了广泛欢迎,员工内部传唱度很高。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相信,从落陵精神升华而来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致远”企业精神将鼓舞引领着一万余名奋斗者,不忘来路,再赴山海!更期待,济宁能源人唱着《期待》,与集团一起前行,实现煤电产业、现代港航产业、物流贸易产业、高端制造产业等四大板块雁阵齐飞,在期待里创造更多奇迹。
文丨孟冉(济宁港航跃进港)
责任编辑:孟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