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农村大众报 | 回忆与《农村大众》有关的日子
农村大众报创刊75周年 | 2025-04-23 15:39:22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张继
我与《农村大众》结缘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候我还是乡下小镇的一名通讯报道员。办公室里一共有五六份报纸,《农村大众》就是其中的一份,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份。这不光是因为这份报纸上有各种各样乡村新闻消息、致富经验,更重要的是上面还有我钟爱的文学副刊“沃土”。“沃土”名字起得好,也真是一片肥沃的土地,每一期对我来说都是大餐,上面有散文,有小说,有随笔,还有乡野见闻录,文风实在,接地气,入心入情入理,也都是我喜欢的风格。每一期报纸来了,我都先读“沃土”上的文章。后来我发现这种习惯不光我有,不少同事也一样。与我办公室挨在一起的孙姓同事好像是科协办的,甚至比我喜欢得还要厉害,竟然专门搞了一剪报本,把他喜欢的“沃土”的文章都剪贴在了一起,而且弄得很整齐,拿出来给我看时我感到很是震撼。他比我参加工作早好多年,积累的类似的文章很多,我自然要向他借过来好好学习欣赏。他也真的借给我,并叮嘱我千万别给他弄丢了,看得出他也是个“沃土”迷,对上面的文章很是珍惜。
我认认真真地看了几天,上面确实有很多好文章好作品,对我很有启示,也很受益。还给他的时候,他还认真检查了一下,好像担心我给他弄丢了弄没了有所损毁了,看看完好无损才满意了放心了,接着用半认真半开玩笑的语气说,别整天光写那些新闻稿子了,假模假式的,有本事你也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在“沃土”上发表。他说完又在后面认认真真地补上了一句,假如你在“沃土”上真发表了,我请你喝羊汤。羊汤是当年我们那里请客的高配,很诱人的。尽管是一句开玩笑的话,但是我记心里去了。就是啊,如果能写一篇这样的文字在“沃土”上发表是一件多么光荣幸福的事情。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正儿八经的文学作品发表,尽管也做着文学的美梦,还是整天与新闻稿件打交道:春天的时候写写乡政府组织农技人员下乡帮助农民加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夏天的时候写写某某村利用天气酷热利用秸秆积肥造肥。秋天写写党委政府保质保量完成了秋播任务,冬天的时候写写某某村大搞冬季农田基础建设兴修水利。这些稿子固然也上了报纸,但在我心中,在“沃土”上发表作品一直是目标和梦想。
我对“沃土”上面的文章再次认真研究了起来,发现无论是短是长,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既好看,又有意思有意义,仔细想一下,我身边似乎也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只是人家把它写出来了,我却没有看到。明白了这件事情之后,有一段时间,我把寻找发现有意思的乡村故事当作一件大事,在日常生活中时时留心,时时记录,自觉有了点积累和收获之后就悄悄动起笔来。有一次乡里一个农户家里进了一个小偷,正在小偷偷窃的时候,主人忽然回来了,小偷被堵在屋里进退两难。主人担心小偷是熟人,遇见了面子上挂不住,以后不好做人,就隔着门与小偷交流起来。问小偷假如是熟人,就在里面敲两下门板,他就离开,放小偷悄悄地走。小偷果然敲了两下,然后主人就把小偷放走了。我觉得这个故事好玩,就写了出来,本来我想直接寄给《农村大众》的“沃土”副刊,但是寄出之前我还是让我的那位同事看了一眼。我那个同事看得很认真,然后像个专家一样和我谈了一次,他说故事倒是好玩,可是光好玩不行,还要有教育意义,还要积极向上。你给我说说你这个老好人放小偷的故事是想告诉读者一个什么道理。我一时语塞,他接着说要我说你是在宣扬一种正不压邪,号召大家都当和事佬。我忽然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放弃了投稿的想法。他又举出了“沃土”上的几篇文章,让我好好看看,看看人家是怎么选材怎么立意怎么着笔的。他确实对“沃土”上面的文章有研究,说的也很准。后来我又沉淀了一段时间,思考了一段时间,对自己积累的素材进行了重新的提炼和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农村姑娘纳鞋垫的故事进入了我的视野。那个年代女青年冬天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要纳鞋垫,给自己纳,给自己未来的对象纳,一针一线都是情,每一张鞋垫,也寄托了一个乡村姑娘对未来美好生活最朴实最真挚的希冀和期盼,干净纯洁,毫无杂念。我把这个故事写成了散文《纳鞋垫》,文章写完之后我没有着急投出去,也没敢给我的那个同事看,怕他再打击我的信心,而是又修改了两遍,最后才悄悄地寄了出去。
《纳鞋垫》终于在《农村大众》的“沃土”副刊发表了,责编是肖春老师。这篇散文还获得了《大众日报》社年度新闻奖。我的高兴自然无法言说,它是我第一次在省级报纸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尽管只有两千字的样子,但是对我的鼓励是巨大的,同时这篇稿子也在我们乡政府引起了轰动,几乎只要遇到我的同事都要给我说起这件事,我的那位“科协办”的同事也真的大大方方地请我喝了一次羊汤,不只喝了一碗羊汤,还配了两个硬菜。那天他喝了点酒,有些兴奋,一个劲地夸赞我写得好,还断言我将来这么写下去一定会有大发展。还说没想到他那么喜欢“沃土”没想到身边就出了一个上“沃土”的人了!看得出来他很高兴,似乎比我都高兴。他高兴得可能有点过头,最后又说了一句话,下次你再在“沃土”上发表,我还请你。
《纳鞋垫》发表之后,我接二连三地在“沃土”副刊先后发表了《脚儿》《看青人》《河南河北》《拉魂腔》等等作品。我的那位同事看到了,连忙说他没想到我会发表这么多,请不起了,说过的话不算数了。我们相视一笑。这些作品坚定了我创作的信心,我写的更多,也写得更长了。有一次在与肖春老师的通信中,他说你可以试着往杂志上投一投。不久,一批更长的作品先后在湖北的《芳草》、山东的《山东文学》、《时代文学》、辽宁的《鸭绿江》、大连的《海燕》等刊物发表,一个更加广阔的文学世界在我的面前徐徐展开……
毫无疑问,《农村大众》“沃土”副刊是我文学之帆启航的地方,我将永远铭记,心存感激!
作者简介:
张继,曾在枣庄农村生活工作多年,2008年特招到原沈阳军区任影视剧中心副主任,后转业到山东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主要影视作品:电影《男妇女主任》,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温暖的村庄》《女人当官》系列,《遍地书香》等二十余部。出版长篇小说《去城里受苦吧》《驴的喜剧》以及《张继文集》七卷。曾获电影“华表奖”最佳编剧奖,“全国五个一”精品工程奖。
责任编辑:刘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