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论证会,让学生选题既“接地气”又有含金量
任治安 来源:大众新闻·农村大众
2025-04-24 18:06:11原创
论证会现场
4月23日,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2024级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制”—“现代农业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人才培养专项选题论证会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召开。来自山东农业大学3个学院、2个专业领域(农艺与种业、生物技术与工程)的16位同学,在双方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围绕农作物育种、栽培和绿色防控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热点难点问题,提交了选题方案。导师团对这些选题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建议。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向东,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林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开昌,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
李向东表示,山东农业大学与省农科院毗邻而居、渊源深厚,是山东省农业科技发展的“双引擎”。双方共同打造的“现代农业科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体”人才培养项目,是深化科教融合、共育农业创新人才的重要里程碑。为培育复合型农科人才,助力实现山东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突破,加快推进农业强省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希望以此次论证会为契机,携手打造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标杆模范,为齐鲁大地乃至国家农业现代化输送更多“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生力军。
论证会现场
林海介绍,本次选题论证会是山东农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制”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的颁布实施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学位授予标准、培养模式,以及学位答辩形式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切实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从2024级开始试点专业学位研究生“项目制”招生培养改革工作,今年已经将“项目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全面推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正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今天在农科院举行的这次专硕选题论证会,就是要探索建立基于科教融汇的“项目制”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选题论证、开题报告、研究实践、毕业答辩、成果汇报、产业发展报告等培养环节,建立“国家、区域战略需求牵引-立足科研一线-服务产业技术创新”的培养闭环。
“开展选题论证可为选题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提供重要保障,并从源头上确保学位论文或实践成果“源于产业需求,解决产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选题进行全方位评价。一是专业学位论文选题首先应来源于行业或产业实际问题,聚焦相关领域关键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也就是要‘接地气’。二是专业学位论文选题还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创新性和工作量,能体现研究生解决行业或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有‘含金量’。”林海说。
论证会现场,首席导师聘任仪式。
刘开昌表示,长期以来,山东农大和山东省农科院在平台、项目和人才培养方面合作广泛,形成了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双方分段式、接力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大协同,联合开展人才培养,促进科教深度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凝聚合力,共答强农兴农时代课题,共同为新时代农业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论证会现场,学生汇报选题。
据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65位省农科院专家担任山东农大的兼职导师或校外合作导师,在读联培研究生135名,涉及农艺与种业、生物技术与工程、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畜牧、兽医、食品加工与安全等多个专业。
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处工作人员,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工作人员,导师团全体成员和全体研究生参加论证会。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任治安 通讯员 虞光辉)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