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工会的“青春密码”:狂揽34国订单,为新就业群体搭起“连心桥”
王瑛琪 来源:大众新闻
2025-04-24 20:02:45原创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感悟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凝聚新时代的奋进力量。4月14日至19日,四川省总工会联合四川日报开展了“工会百年路·奋进新征程”主题采访活动。
在采访活动中,记者参观了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工会旧址川陕省总工会旧址。百年前,川陕省总工会组织广大工人在工农业生产、支援红军、保卫苏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从百年前穿越回现在,记者更是见证了新时代工人群体的积极创新,团结奋进,勇于斗争,新时代工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团结凝聚工人阶级的强大作用。
狂揽34国订单的劳动模范
出口机车构架探伤焊缝一次合格率100%!共拿下共建“一带一路”3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单!
这是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四川工匠”称号获得者,钟俊林领衔的“钟俊林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取得的记录。
“近年来,工作室聚焦焊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革新,完成20余项焊接机械手应用技术攻关,使机车构架框架外焊缝焊接自动化率从30%提升至85%,效率提升30%以上,创造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位于四川省资阳市的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陈晗说。
奥秘来自何处?在钟俊林看来,他的工作室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创新机制——“揭榜挂帅”。这一机制鼓励一线职工主动“揭榜”解决生产中的工艺难题,并通过即时奖励激发参与热情。例如,在“国际桥梁散索鞍”焊接项目中,面对国内技术空白的挑战,他的工作室团队采用“倒班制”连续作战,最终一次性通过国际验收,填补了国内桥梁散索鞍焊接技术的空白。
服务新就业群体的“连心桥”
“天气热了,跑车过程中难免容易犯困,疲劳时或者单少时一定要注意休息,安全是第一位的。”4月16日,在南充网约车行业工会会议室里满满当当地坐着20多位网约车司机。在这场工会每月举办的司机座谈会上,工会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司机们讲解着跑车的注意事项和工会的活动福利等。
随着南充市网约车行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司机普遍面临劳动强度大、社会保障不完善、职业归属感弱等问题。2022年,为改善这一状况,四川省南充市总工会联合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推动成立了南充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为司机群体提供权益保障、技能提升、法律援助等服务,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工会联合会已吸纳南充好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顺庆)、南充华欣顺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顺庆)、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市属)等3家企业的1346名网约车司机加入,成为南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维权和服务平台。“就说保险这一项,我们以前不懂,有的人买统筹险,最后出了事没办法理赔,被坑惨了。但是有了工会以后,他们就通过各种渠道帮我们寻找最便宜的正规保险公司,不厌其烦地帮每个司机算保险费用,一年能帮我们省下不少钱。”已经入行5年的汤师傅与记者分享,工会实实在在帮大家解决了很多问题,让大家跑车更安心,也赚得更多。
工会成员网约车司机徐良慧说:“有个工会这个‘娘家人’,我相信网约车这个行业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努力成为优秀的‘城市摆渡人’!”
为2.98万余农民工讨薪6.15亿元
4月17日,走进巴中市农民工维权中心,桌上整整齐齐摆放着90余本档案,这是近三年来维权中心的维权记录、每一本卷宗就是一个农民工维权故事。
2024年12月19日,巴中市南江籍农民工反映内蒙古某工程项目拖欠巴中市38名农民工工资110万元,长达13年得不到解决,请求维权。
“难!欠薪时间太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换了、欠薪老板失踪。”巴中市农民工维权中心主任王晓荣说。
运用巴中市探索创新的“3+1”异地维权模式,维权人员首先将相关情况向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进行投诉反馈。随后,工会维权人员前往当地,顶风冒雪,日夜兼程,收集欠薪证据,与涉事企业交涉,对接相关部门。最后于1月10日成功要回拖欠款项。
“3+1”异地维权模式成功解决了一大批由阴阳合同、资质挂靠、违法分包等引发的欠薪老大难事件。几年来,累计为2.98万余名农民工讨薪6.15亿元,维权成功率达到95%以上,农民工满意度达到98%以上,开辟出独具特色、可复制的农民工维权路径。
维权制度的创新带来的是工人权利的保障。 德阳市旌阳区总工会的劳动纠纷前端化解平台上,工会、司法、人社、法院、检察院多方联动,实现了“一站式”劳动纠纷化解的突出成效。
(大众新闻记者 王瑛琪)
责任编辑:周凡婷